仁怎么寫好看

仁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古代道德范。本指親親、愛人。《說文》:“仁,親也。從人二。”源出《周書·金滕》“予仁若考”,認為順於親為仁,故有時“仁親”連稱。春秋時期,孔子提出“克己復禮為仁”(《論語·顏淵》),即以恢復周禮為仁,仍本《周書》以“親”為“仁”之說,但又賦予新義,指出“仁”即“愛人”。認為能行“恭、寬、信、敏、惠”五者於天下為“仁”(《論語·陽貨》),從而擴大仁之內涵,使之成為眾德之統稱。又以“能近取譬”、推已及人、行“忠恕”之道為“仁之方”(《論語·雍也》),使仁具有道德心理與道德行為等多層含義。戰國時期,思孟學派本孔子之說,謂“仁者人也,親親為大”(《禮記·中庸》),“仁者愛人”(《孟子·離婁下》)。又推之以治國,提出“以德行仁者王”(《孟子·公醜上》),用德配仁、仁義連稱,作為“仁政”之基本內容。墨子後學據墨子“兼愛”說,提出“仁,體愛也”(《墨子·經上》),實以“兼愛”為“仁”,反對儒家“親親”為“仁”。西漢董仲舒本孔孟之說,謂“仁者,所以愛人類也”(《春秋繁露·必仁且知》),推而廣之,謂“天”覆育、化生、養成萬物“以奉人”即是“仁”(《春秋繁露·王道通》),以“天意”為“仁”。至宋,理學家發揮孔孟之說,不僅以仁兼包眾德,為義、禮、智、信之統稱,且以仁為產生天地萬物之本。周敦頤以“生”為“仁”(《通書》),程顥謂“仁者渾然與物同體”(《識仁篇》),朱熹則以“仁”“乃天地生物之心,即物而在”(《仁說》),將仁提到宇宙本體之高度。至近代,資產階級改良派人物批改造儒家之仁說,賦予新的思想內容。康有為稱“能愛類者謂之仁”(《大同書》),譚嗣同謂“仁以通為第一義”(《仁學》),就是以資產階級自由、平等、博愛言仁,而與儒家論說相對立。

詞語分解

  • 仁的字典解釋 仁 é 一種道德範疇,指人與人相互友愛、互助、同情等:仁義(a.仁愛與正義;b.通情達理,性格溫順,能為別人著想)。仁愛。仁政。仁人志士(仁愛有節操的人)。仁義禮智(儒家的 * 思想)。仁至義盡。一視同

歷史知識推薦:元和姓纂

書名。唐林寶撰。十卷。書成於元和七年。為奉敕所編姓氏族系郡望總譜。首列皇族李氏,以下按唐韻二百零六部,分四聲類集古今姓氏。每韻皆以大姓為首,各姓均載其得姓受氏源流和諸家譜系,於唐人姓氏載之尤詳。宋鄭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仁歷史

相關歷史

仁_仁介紹_歷史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