矯枉過正

矯枉過正怎么寫好看

矯枉過正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矯(jiǎo角):糾正、矯正。枉:彎曲。把彎曲的東西扭直,結果又彎向另一方。比喻糾正事物的偏失、錯誤,超過了應有的限度,而又陷於另一偏失、錯誤之中。《漢書·諸侯王表》說:漢朝建立初期,為了矯正秦朝權力過分集中致使政權孤立的弊病,分割國土分封給宗室和功臣為王,結果使一些諸侯國跨州兼,數十座城市連綿,以致於宮室百官等各項建制竟與京城天子相同,諸侯國的力量又過於強盛了,這真是矯枉過正了。後以此為典,言矯正枉曲,超過限度,又走向另一個極端。又作“矯枉過直”。

【出典】:

《漢書》卷14《諸侯王表》393、394頁:“漢興之初,海內新定,同姓寡少,懲戒亡秦孤立之敗,於是剖裂疆土,立二等之爵”。“而藩國大者夸(跨)州兼郡,連城數十,宮室百官同制京師,可謂撟枉過其正矣。”顏師古注曰:“撟與矯同。枉,曲也。正曲曰矯。言矯秦孤立之敗而大封子弟,過於強盛,有失中也。”

【例句】:

漢·班固《漢書·成許皇后傳》:“吏拘於法,亦安足過?蓋矯枉者過直,古今同之。” 南朝宋·范曄《後漢書·仲長統傳》:“當君子困窮之時,局高天,蹐厚地,猶恐有鎮壓之禍也,逮至清世,則復入於矯枉過正之檢。” 晉·壽《三國志·書·陳思王植傳》:“本無禁固諸國通問之詔也,矯枉過正,下吏懼譴,以至於此耳。” 宋·李覯《寄上范參政書》:“孔子曰:‘禮,與其奢而寧儉。’矯枉過正,此其時也。” 宋·秦觀《財用上》:“士大夫矯枉過直,邈然以風裁自持,不復肯言財利之事。” 元·脫脫《宋史·王存等傳論》:“他有更,隨事諫止,不少循默,然無矯枉過中之失。”


主謂 糾正偏差超過了限度而又轉向另一方。比喻糾偏過頭,改錯方法不當。華、張欣武《哈佛女孩劉亦婷》:“父母建議用矯枉過正的辦法迅速解決問題,婷兒表示贊同。”△貶義。多用於表示處事方法失當而又產生新問題。→過猶不及 枉直必過。也作“矯枉過當”、“矯枉過直”、“矯枉過中”。

詞語分解

  • 矯枉的解釋 矯正彎曲。比喻糾正偏邪。《孟子·滕文公下》“枉己者未有能直人者也” 漢 趙岐 註:“人當以直矯枉耳。”《後漢書·朱祐景丹傳論》:“ 光武 鑒前事之違,存矯枉之志。” 李賢 註:“矯,正也。枉,曲也。
  • 過正的解釋 過分;過頭。《後漢書·張晧王龔等傳贊》:“ 安 儲遭譖, 張卿 有請。 龔 糾便佞,以直為眚。二子過正,埋車堙井。” 李賢 注引《孟子》:“矯枉過正。”《晉書·陸機傳》:“ 漢 矯 秦 枉,大啟王侯,

歷史典故推薦:枉突徙薪

同“曲突徙薪”。《宋書.桂陽王休范傳》:“桂蠹必除,人邪必剪,枉突徙薪,何勞多力!” 並列 把煙囪改建成彎的,把柴草從灶旁搬開,以預防火災。比喻防患於未然。《宋書·文五王傳》:“桂蠹必除,人邪必剪,~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矯枉過正歷史

相關歷史

矯枉過正_矯枉過正介紹_歷史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