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字典網>>歷史字典>>歷史地名>> 仙遊寺

仙遊寺

在今陝西周至縣東南三十五里馬召鄉黑水河畔。隋開皇十八年(598)隋文帝楊堅在此建仙遊宮避暑。仁壽元年(601)命大興善寺釋童真和尚送舍利至仙遊宮建塔安置, 改名仙遊寺。唐鹹通年間改為三寺,一寺早毀,今存二寺,分隔在黑水南北兩岸。南岸為仙遊寺,通稱南寺。現存正殿五間,前後有大小古塔四座,最大者名法王塔,為七層方形磚塔。北岸為中興寺,通稱北寺。1998年因修西安市引水工程對法王塔進行拆遷,在塔身天宮出土了石棺、鎏金銅棺、葫蘆形琉璃瓶和三枚舍利子;在地宮內出土了石函、黑釉瓷熏爐、鎏金銅棺、直頸琉璃瓶和十枚仁壽舍利子等珍貴文物。


在陝西省周至縣城南15千米馬召鎮黑水河畔。寺院三面青山環抱,一面碧水環繞,風景清幽,磊落天然。隋開皇十八年(598年)隋文帝楊堅在此建仙遊宮避暑。仁壽元年(601年)十月,命大興善寺釋童真和尚送舍利至仙遊宮建塔安置,改名仙遊寺。唐大中年間改為三寺,黑河南岸為仙遊寺,又稱南寺;北岸為中興寺,又稱北寺;另一寺在宋代已毀。寺在唐、宋兩代最為鼎盛。明天順六年(1462年),由西域喇嘛桑加巴主持,復修擴建,改名普緣禪寺。清康熙二年(1663年)、乾隆和道光年間以及民國初年都進行過不同程度的修葺。現存清代大雄寶殿一座,面闊5間;東西廂房20間;隋代法王塔和明清時期和尚墓塔4座;明天順六年所鑄大鐵鐘一口。法王塔為四方形七層密檐式磚塔,高27.78米。1998年8—10月,因修西安市引水工程對法王塔進行拆遷。在塔身天宮內發現了石棺、鴻雁銜瑞草紋鎏金銅棺、葫蘆形琉璃瓶和3枚舍利子;在地宮內出土了石函、黑釉瓷熏爐、鎏金銅棺、直頸琉璃瓶和10枚仁壽舍利子等珍貴文物。南、北寺之間有黑水潭,又名五龍潭,水深不可涉,唐代詩人岑參有“石潭積黛色,每歲投金龍”詩句。唐、宋兩代文人學士如盧綸、吳道子、王勃、白居易、陳鴻、王質夫、岑參、李商隱、蘇軾、蘇轍等均到此遊覽,寫下不少膾炙人口的詩篇。唐元和元年(806年),詩人白居易任周至縣尉時,在此寫下了文情並茂的不朽詩篇《長恨歌》。北宋嘉祐七年(1062年)蘇軾任鳳翔通判時曾兩次遊仙游寺,寺內現存有蘇軾寫的“客遠紅塵叢中,到此俗緣盡了;堂開白雲窩裡,從茲覺岸齊登”對聯一副。法王塔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仙遊寺字典分解

仙遊寺的解釋 寺名。在今 陝西省 周至縣 南。 隋 代稱 仙遊宮 ,為 隋文帝 避暑行宮。 唐宣宗 時改建為寺。以 黑河 為界,分為南北兩寺。南寺稱 仙遊寺 ,北寺稱 中興

仙遊的解釋 亦作“僊游”。1.指信奉道教的人遠出求仙訪道。 唐 李白 《感興》詩之五:“十五游神仙,仙遊未曾歇。” 宋 何薳 《春渚紀聞·六琴說》:“ 馬明生 仙遊,見

寺國語字典 寺 sì 古代官署名:太常寺(古代掌管宗廟禮儀的官署)。鴻臚寺(略同於現代的禮賓司)。 佛教出家人居住的地方:佛寺。寺觀(gu刵 )。 伊斯蘭教徒禮拜、講經的地

不妨一看:仙人鳳【歷史典故】

借指仙女。唐李嶠《城》詩: “四塞稱天府,三河建洛都……獨下仙人鳳,群驚御史烏。” 參見:○乘鸞跨鳳

仙遊寺相關歷史字典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