堵河

堵河怎么寫好看

堵河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漢水上游支流。在湖北省西北部。上源跨川、渝、陝兩省一市,有西、南兩支,西支為匯灣河,南支稱官渡河,兩支在湖北省竹山縣兩河口鎮匯合,始稱堵河。向東北流經竹山、房縣鄖縣、十堰等縣市,在鄖縣堵河口注入漢水。長338千米,流域面積1.24萬平方千米。多年平均流量為229.2米3/秒。主要支流有泉河、竹溪河、深河桃河等。流經多峽谷深潭,水力資源豐富。幹流大峽口建有龍灘水電站及水庫,為十堰市生產、生活用水主要來源。

詞語分解

  • 堵的字典解釋 堵 ǔ 阻塞(?),擋:堵塞。堵擋。堵截。堵擊。堵嘴。 心中不暢快:堵心。 牆:圍者如堵。 量詞,用於牆。 古代鍾或磐十六枚編成一組,掛在一個架子上稱“一堵”。 姓。 筆畫數:; 部首:土; 筆順編
  • 河的字典解釋 河 é 水道的通稱:河道。河溝。河谷。河流。河灘。河沿。河鮮(供食用的新鮮河魚、河蝦等)。河港。河灣。河網。河運。內河。 特指中國黃河:河套。河防。 指“銀河系”:天河。河漢。 筆畫數:; 部首:氵

歷史地名推薦:大要縣

又作大#;。西漢置,屬北地郡。治所在今甘肅寧縣東南。東漢廢。《後漢書·鄧禹傳》:建武元年,“更徵兵引谷, 歸至大要”。即此。 古縣名。西漢置,治今甘肅省寧縣東南。屬北地郡。東漢廢。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堵河歷史

相關歷史

堵河_堵河在哪裡_歷史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