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陓

歷史字典解釋

古澤藪名。在今陝西境。舊有三說:一雲即弦藪。《爾雅·釋地》:“秦有楊陓。”註:“今在扶風汧縣西。”《疏》謂弦蒲即楊陓。汧縣即今陝西隴縣;一雲即陽紆。《淮南子·墜形訓》:“秦之陽紆。”註:“陽紆蓋在馮翊池陽,一名具圃。”具圃即具囿。池陽,今陝西涇陽;一雲即陽華。《呂氏春秋·有始覽》:“秦之陽華。”註:“陽華在鳳翔,或曰在華陰西。”按弦蒲與楊陓實為二藪,涇陽並無高大澤,則楊陓與陽紆、陽華為一澤,當在今陝西華陰境。


即“楊紆”。

詞語分解

  • 楊陓的解釋 見“ 楊紆 ”。
  • 楊的字典解釋 楊 (楊) á 落葉喬木,葉互生,卵形或卵狀披針形,柔荑花序,種類很多,有白楊,大葉楊,小葉楊等多種,木材可做器物:楊柳。 姓。 筆畫數:; 部首:木; 筆順編號:
  • 陓的字典解釋 陓 ū 〔楊陓〕古湖澤名。 筆畫數:; 部首:阝; 筆順編號:

歷史地名推薦:大平伐長官司

明洪武十九年置,屬貴州衛。治所在今貴州貴定縣西南鐵廠鄉。二十八年改屬龍里衛。清康熙二十六年改屬貴定縣。 明洪武十九年年置,治今貴州省貴定縣西南平伐鎮。屬貴州衛。二十八年改屬龍里衛,萬曆三十六年年改屬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楊陓歷史

相關歷史

楊陓_楊陓在哪裡_歷史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