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字典網>>歷史字典>>歷史地名>> 復興鎮

復興鎮

(1)在吉林省汪清縣東南部。面積1321平方千米。人口8230。鎮人民政府駐金倉,人口1210。1956年取境內村名設復興鄉,1961年改公社,1983年復鄉,1984年置鎮。主產玉米、稻。有林場,產黃金。有森林鐵路。公路可通汪清、羅子溝、琿春等地。(2)在江蘇省淮安市楚州區東部,北臨蘇北灌溉總渠。面積60平方千米。人口3.7萬。鎮人民政府駐復興鎮(自然鎮),人口2500。昔以漁濱河兩岸村民捐資架橋,取名復興橋,明末清初興集後,遂稱復興鎮。1957年設復興鄉,1958年改公社,1983年復鄉,2000年置鎮。產稻、小麥、油菜籽、蠶繭等。有服裝、農機、建材等廠。有公路通市區。紀念地有王嘉樹烈士墓。(3)在安徽省宿松縣南部、長江北岸。面積87平方千米。人口5.4萬。鎮人民政府駐復興,人口1.3萬。原名鱘鎮,清同治年間江岸下塌,居民北遷建成新鎮,遂以復興為名。1949年設復興鄉,1958年成立紅旗公社,1962年改名復興公社,1982年復設復興鎮。1984年復興鄉併入,1992年套口鄉併入。地處長江北岸湖洲平原。產棉花、稻、大豆、花生等。有軋花、油脂、食品、沙發、皮鞋等廠。為縣南部重要集鎮和全縣物資主要集散地。華陽河農場總場設此。為宿復公路終點。有江輪碼頭。(4)在湖南省保靖縣中南部、花垣河南岸。面積68平方千米。人口1.4萬,為土家族聚居地。鎮人民政府駐復興場,人口1150。清初興集,稱古銅溪場,後蕭條。嘉慶年間設塘汛,復設圩場,“人煙輻湊,貨物雜集”,得名復興場。鎮以此名。1951年置復興鄉,1958年置紅旗公社,1984年復置鄉,1985年置鎮。主產稻、玉米、甘薯。特產“陽冬梨”。有農機修理、木材加工等廠。縣屬獅子橋水電站、雙龍灘水電站、州硫磷廠駐境內。有圩場,為縣中部農副產品集散地。209國道經此。(5)在重慶市北碚區東部。面積61.5平方千米。人口3.7萬。鎮人民政府駐復興場,人口2000。清乾隆年間建場,取“康復興旺”之意得名。原為江北縣轄地,1929年置復興鎮。1949年改鄉,1958年改公社,1984年復鄉。1994年與龍王、兩口鄉合併建復興鎮。1995年劃歸北碚區。產稻、小麥、玉米、蠶繭、花卉等。有煤炭、建材、鑄造等廠礦。有公路南接水兩公路。(6)在重慶市忠縣東部。面積45平方千米,人口1.8萬。鎮人民政府駐復興場,人口900。三峽庫區淹沒土地1.8平方千米,遷移2122人。清嘉慶初場重修,得名復興場。1931年置鄉,1936年析置復興聯保,1937年復鄉。1958年為復興公社,1984年復鄉。1992年併入東溪鄉的三個村後建復興鎮。產稻、小麥、玉米、油菜籽、蠶繭等。有建材、農機、小水電站、糧食加工等廠。有長江航運及石遂公路經此。(7)在四川省達州市通川區西部。面積40平方千米。人口2.1萬。鎮人民政府駐復興,人口1.4萬。因湖廣移民來川,集市復興,故名。1950年為復興鄉,1958年改公社,1983年復改鄉,1995年置鎮。有採煤、化工、玻璃等業。襄渝鐵路、達巴公路經此。(8)在四川省高縣中部。面積58平方千米。人口1.7萬。鎮人民政府駐復興,人口400。因昔三遷其地,於此興起,故名。1949年為復興鄉,1958年改公社,1984年復改鄉,1992年置鎮。產油菜籽、油桐、蠶繭、烏桕等。有農機、釀酒、糧油加工、農具修配等廠。為農副產品集散地。通公路。(9)在四川省儀隴縣中部。面積41平方千米。人口3.4萬。鎮人民政府駐復興,人口2780。1951年設復興鄉,屬蓬安縣。1952年改屬儀隴縣。1958年改公社,1984年復改鄉,1988年置鎮。1992年碑埡鄉併入。盛產棉花、蠶繭、油菜籽。特產白蠟。有鐵木加工、竹簾、釀造等廠。南儀公路經此。有抗日陣亡將士紀念碑。1933年中國工農紅軍在此建區蘇維埃政權。(10)在四川省射洪縣北部。面積52平方千米,人口2.6萬。鎮人民政府駐復興,人口3900。以駐地復興場得名。1951年設復興鄉,1958年為復興公社,1984年社改鄉。1985年撤鄉置復興鎮。1992年安樂、虎揚鄉併入。有釀酒、食品等廠。復鹽、太仙、虎金等公路經此。(11)在四川省冕寧縣中部偏東南。面積36平方千米。人口1.4萬。鎮人民政府駐巨龍,人口4000。 1950年為復興鄉,1961年為公社,1984年復鄉,1985年改鎮。1992年白嶺鄉併入。為縣糧食、油菜主產地。縣農場、農科所駐此。產蠶繭、蘋果、梨、櫻桃等。有磚瓦、石灰、榨油、水晶加工等廠。為涼山地區重要騾馬交易集市。川雲公路西線經此。境內有一“響石”,敲之錚錚,為縣古八景之一。(12)在貴州省赤水市西部、赤水河畔。面積98平方千米。人口2萬。鎮人民政府駐復興場,人口3000。原為仁懷縣治。明萬曆年間屢遭兵燹,城廢,縣治遷留元壩(今城關)。清乾隆九年(1744年)重建。取“恢復興旺”之意,更名復興場。1932年設鎮,1939年龍和、吼獅併入置鄉。1952年三級分置。1958年廢。1984年凱鏇鄉併入置鎮。為市重要集市。附近盛產楠竹。有竹筷、竹器加工等手工業。所產摺疊紙扇銷售海外。赤水河通客貨船。為沙復公路終點。古蹟有原仁懷縣古城遺址。(13)在貴州省望謨縣中西部、望謨河中游、天馬山麓。縣人民政府駐地。面積247.67平方千米,人口3.1萬。鎮人民政府駐復興街,人口1.3萬。古名王母,系布依語音譯,意為“王府聖地”。清設王母汛。1932年置王母鎮。1940年始為縣治,更名復興鎮。1958年置復興公社,後改城關公社。1984年置復興鎮及洛郎、平洞、平繞鄉。1992年合併置鎮。產稻、玉米、油桐、甘蔗、蔬菜等。礦產有砷、金、磷等。有製糖、印刷、水泥等廠。冊獨、安望公路在此交會。(14)在貴州省湄潭縣東北部。面積76平方千米。人口3.7萬,其中土家、仡佬等少數民族人口640。鎮人民政府駐塔村,人口3000。原名玉屏場,後集市蕭條,1949年重興集市,故名。1932年置雯流、人和等鄉鎮。1958年併入永興公社。1961年分出置復興、中心、楊家坪、七里壩、隨陽山公社。1984年改鄉,1992年合併置復興鎮。鎮境多為丘陵地。為縣內養蠶、種茶興盛之地。有煤礦及竹木器、農具加工社。有公路通326國道。

復興鎮字典分解

復興的解釋 ①衰落後再興盛起來:民族~ㄧ文藝~。 ②使復興:~國家ㄧ~農業。

鎮國語字典 鎮 (鎮) zhèn 壓:鎮尺(用金屬、玉石等製成的尺形文具,用來壓書和紙。亦稱“鎮紙”,“壓尺”)。鎮痛。 以武力維持安定:鎮壓(用強力壓制,不許進行政治活動

多學學:復 (復) 寧溪【歷史地名】

即今四川高縣東之南廣河。《明史·地理志》 高縣: “東有復寧溪,即黑水之上流。” 《明一統志》 卷69敘州府: 復寧溪 “在高縣治東。自珙縣發源,下抵慶符,可通舟楫”。

復興鎮相關歷史字典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