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口廳

張家口廳怎么寫好看

張家口廳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清雍正二年(1724)置,屬宣化府治所即今河北張家口市。光緒七年(1881)移治今張北縣。1913年改為北縣。


清雍正二年(1724年)置,治張家口下堡(即今河北張家口市)。屬口北道。為口北三廳之一。管理口外官地及察哈爾東翼鑲一旗、西翼正黃半旗蒙民,及口內蔚、保全二州,宣化、萬全、懷安、西寧四縣旗民。光緒七年(1881年)徙治興和城(即今河北張北縣)。1913年省廳改置為張北縣。

詞語分解

  • 張的解釋 張 (張) ā 開,展開:張開。張目(a.睜大眼睛;b.助長某人的聲勢稱“為某人張張”)。張榜。鋪張。張燈結彩。綱舉目張。 商店開業:開張。 拉緊:緊張。張力。 擴大,誇大:誇張。 放縱,無拘束:乖張
  • 廳的解釋 廳 (廳) ī 聚會或招待客人用的大房間:廳堂。客廳。 政府機關辦事部門:辦公廳。教育廳。 筆畫數:; 部首:廠; 筆順編號:

歷史地名推薦:渴盤陀

即渴槃陁。南北朝時西域國之一。國都在今新疆塔什庫爾乾塔吉克自治縣城東北。 西域古國名。又作訶盤陀、渴槃陁《魏書·西域傳》、羯盤陀《新唐書·地理志》、朅盤陀《大唐西域記》,及“喝盤陀,或曰漢陀,曰渴館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張家口廳歷史

相關歷史

張家口廳_張家口廳在哪裡_歷史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