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字典網>>歷史字典>>歷史地名>> 大通河

大通河

①即元通惠河。源於今北京城西北玉泉山,以流經北京城東便門外大通橋而得名。《明一統志》卷1順天府:“大通河舊名通惠河,水自玉河而出,繞都城之東南,經大通橋流入高麗莊白河。”

②在今黑龍江省通河縣東北。《清史稿·地理志》大通縣:“東有大通河,縣以此名。”

③即今安徽銅陵縣、貴池市間之大通河(長河)。《明史·地理志》:銅陵縣南有大通河。《方輿紀要》卷27銅陵縣:大通河在“縣南四十里。出伏牛、天門諸山,匯於車橋湖,至縣西南四十里大通鎮,入大江”。

④亦名管埠河、臨城河。即今安徽銅陵、青陽縣境之長河(青通河)。《清一統志·池州府一》:臨城河“在青陽縣東。一名雙河。其源有五,會於雙河口,經峽山下,合管埠河,又西北入貴池東界,經銅陵縣西南四十里之大通鎮,匯諸水曰大通河,入江”。

⑤即古浩亹水。亦名閤門河。在今青海東北部。為湟水支流。《明一統志》卷37:“大通河在莊浪衛城南一百二十里。”《清一統志·西寧府》:浩亹河,“《通志》:有大通河在大通衛南五里。源出野狐山,東南流至碾白縣響塘峽,行山峽中經西大通堡,東南合西寧河入黃河。即古浩亹河也”。


(1)又稱浩門河、閣門河。古稱浩亹川。湟水支流。在青海省東北部。源出祁連山脈東段托來南山和大通山間,東南流經甘、青邊境,經青海省祁連縣、剛察縣、門源回族自治縣、互助土族自治縣、樂都縣等,在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享堂入湟水。長508千米,流域面積1.5萬平方千米。河谷深窄,水流湍急。支流有石羊河等。1994年建成了引大(通河)入秦(王川)工程,可灌溉9萬公頃荒原。沿河兩岸多野生藥材及野生動物。(2)見“通惠河”。

大通河字典分解

大通的解釋 (1).猶大道。《莊子·大宗師》:“ 顏回 曰:‘墮肢體,黜聰明,離形去知,同於大通,此謂坐忘。’” 成玄英 疏:“大通,猶大道也。道能通生萬物,故謂道為大通也

河國語字典 河 hé 水道的通稱:河道。河溝。河谷。河流。河灘。河沿。河鮮(供食用的新鮮河魚、河蝦等)。河港。河灣。河網。河運。內河。 特指中國黃河:河套。河防。 指“銀河

看一看:大盆山【歷史地名】

即今浙江磐安縣東南二十四里大盤山。主峰盤山尖海拔1245米。《方輿紀要》卷93東陽縣:大盆山“其南為大溪水所出,其北則東陽江之源也。《志》云:山高五百丈,周百三十里,形如覆盆”。故名。

大通河相關歷史字典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