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字典網>>歷史字典>>歷史地名>> 鵝鑾鼻

鵝鑾鼻

在今台灣省本島南端。舊名沙馬磯頭。清末即有鵝鑾鼻之名。連橫 《台灣通史·撫墾志》: 同治五年 (1866),“英艦篤甫號至鵝鑾鼻,為番所攻。翌年,美船那威號漂至其地,亦為科亞爾社番所殺”。《台灣省通志》 卷1 《土地誌·勝跡篇》 第20章13節說: “鵝鑾者,排灣族語之譯音也,其義為帆,因附近香蕉灣有石似船帆,遂以取名。地形為突鼻,故稱鵝鑾鼻。”


在台灣省屏東縣東南隅。為台灣南端小半島,長約5千米,寬約1.5~2.5千米。最高點海拔122米,為一隆起珊瑚礁台地,與菲律賓呂宋島遙對;中間的巴士海峽為南海與太平洋間主要航道。其南約15.6千米外有七星岩,海中多珊瑚礁,常礙航行。燈塔位於鵝鑾鼻半島南端距海岸約140米處,建成於清光緒八年(1882年)。塔高18米,光照20海里,為東亞著名燈塔。

鵝鑾鼻字典分解

鼻國語字典 鼻 bí 嗅覺器官,亦是呼吸的孔道:鼻子。鼻竇。鼻孔。鼻腔。鼻涕。鼻音。鼻煙(由鼻孔吸入的粉末狀的煙)。仰人鼻息。嗤之以鼻。 筆畫數:14; 部首:鼻; 筆順

多學學:鵝闕【歷史知識】

洱海地區方言音譯,意為吃生。即取豬、牛、羊之領脊肉,或雞、鵝、魚肉,或生肝,臠切為薄塊,剁細,置鹽中醃之,然後和以蒜泥、花椒、辣椒及酸醋等香料而食之。元明以來為滇中少數民族所喜好的上味食品。

鵝鑾鼻相關歷史字典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