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字典網>>歷史字典>>歷史地名>> 滁州市

滁州市

在安徽省東部、江淮之間。面積1.33萬平方千米(市轄區1396.9平方千米)。人口432.9萬(市轄區50.4萬)。轄琅琊、南譙2區和全椒、來安、定遠、鳳陽4縣,代管天長、明光2縣級市。市人民政府駐琅琊區。秦、漢為九江郡地。東晉於今滁州市僑置頓丘縣。南朝元徽元年(473年)置新昌郡,治頓丘縣。梁大同二年(536年)置南譙州。北齊天保三年(552年)徙州於新昌郡。隋開皇初廢新昌郡,改頓丘縣為新昌縣,改南譙州為滁州;開皇十八年(598年)改新昌縣為清流縣,即今滁州市。大業初併入江都郡。唐武德三年(620年)復置。明洪武初廢清流縣入州,洪武七年(1374年)屬鳳陽府,二十二年升為直隸州。1912年州廢改滁縣。1927年直屬安徽省。1949年隸皖北行署區,設滁縣專區,轄滁縣、來安、江浦、全椒、定遠、鳳陽、嘉山、盱眙、炳輝9縣。1952年復隸安徽省,增轄肥東縣;同年11月劃江浦縣屬江蘇省。1955年劃盱眙縣屬江蘇省。1956年撤銷滁縣專區,併入蚌埠專區。1959年改炳輝縣為天長縣。1961年撤銷蚌埠專區,復設滁縣專區。1965年劃肥東縣屬巢湖專區。1971年改滁縣專區為滁縣地區。1982年改滁縣為滁州市(縣級)。1992年撤銷滁縣地區和縣級滁州市,改設地級滁州市,設立琅琊、南譙二區;原滁州地區行政區域劃入。1993年天長縣改市。1994年撤銷嘉山縣,改置明光市(縣級)。地處皖東丘陵地帶。市境跨長江、淮河兩大流域,其中淮河流域面積為 8780 平方千米,占流域面積的66.9%,其餘屬長江流域。全市地貌大致可分為丘陵區、崗地區和平原區三大類型,地勢西高東低。全市最高山峰為北將軍嶺,海拔399.2米。市境內主要河流有淮河及其支流池河、濠河,滁河流經南部,自肥東流入後,納江淮分水嶺南側的襄河、清流河、來安河諸水,東南至江蘇省南京市境入江,中游有駟馬山引江工程。西北有池河,匯入女山湖與七里湖入江。屬北亞熱帶濕潤氣候。農產以稻、小麥、油菜籽、棉花為主,為全國重要商品糧基地之一。盛產烤菸,特產滁菊、明光綠豆、來安花紅、琅琊酥糖。礦產有銅、鐵、石膏、凹凸棒石、石英、岩鹽等。有冶金、化工、輕紡、電子、機械等工業。津浦、蚌水鐵路縱貫市內。合寧、合蚌、泗浦、滁定、全揚等公路經過市區。革命紀念地有來安半塔集和定遠藕塘烈士塔。有琅琊山風景名勝區、皇甫山自然保護區。名勝古蹟有鳳陽明中都城遺址、明皇陵,全椒吳敬梓紀念館,臨淮鍾離古城、天長東陽城漢墓群等。

滁州市字典分解

市國語字典 市 shì 做買賣或做買賣的地方:開市。菜市。市井(街,市場)。市曹。市儈(舊指買賣的中間人、唯利是圖的奸商;現泛指貪圖私利的人)。 買:市義。市恩(買好,討好

也學習下:滁水【歷史地名】

即今安徽、江蘇境內之滁河。長江下游支流。源出肥東縣中部,東流經全椒、滁州等縣市,至江蘇六合縣入長江。《輿地紀勝》 卷42滁州: 滁水,“《元和郡縣誌》 云: 在全椒縣南六十里。其源出廬州梁縣,東流經滁及六合縣,至瓜步入於大江”。《唐六典》 列為淮南大川之一。《宋史·虞允文傳》: 紹興十一年 (1141),金主亮南侵,允文命別將 “張深守滁河口,扼大江之沖”。即此。

滁州市相關歷史字典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