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字典解釋

又稱邴。春秋鄭國泰山的湯沐邑。在今山東費縣方城鎮北。《左傳》: 隱公八年 (前715),“伯請釋泰山之祀而祀周公,以泰山之祊易許田。三月,鄭伯使宛來歸祊”。《公羊傳》、《穀梁傳》 作“邴”。《續漢書 ·國志》: 泰山郡國 “有祊亭”。


古邑名。春秋鄭國祀泰山的湯沐邑。在今山東省費縣東南。《左傳》隱公八年(前715年):鄭伯“以泰山之祊易許田。三月,鄭伯使宛來歸祊,不祀泰山也”。《公羊傳》、《穀梁傳》作“邴”。

詞語分解

  • 祊的字典解釋 祊 ē 古代在宗廟門內舉行的祭祀:“設祭於堂,為祊乎外。” 古代在宗廟門內設祭的地方:“祝祭於祊。” 中國春秋邑名,今山東省費縣東南。 祊 ā 古通“方”,指四方之祭。 筆畫數:; 部首:礻; 筆

歷史地名推薦:北清郡

應為北淯郡。在今河南南召縣東南。《魏書·地形志》 訛作“北清郡”。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祊歷史

相關歷史

祊_祊在哪裡_歷史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