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字典網>>歷史字典>>歷史地名>> 堂邑縣

堂邑縣

①秦置,屬東海郡。治所在今江蘇六合縣北。西漢初為侯國,後仍為縣,屬臨淮郡。東漢廣陵郡。西晉為堂邑郡治。東晉安帝時廢。南朝梁復置。隋開皇四年 (584) 廢入六合縣。

②隋開皇六年 (586) 置,屬屯州。治所在今山東冠縣東。大業初屬武陽郡。唐屬博州。五代晉改名河清縣,不久復為堂邑縣。北宋熙寧初徙今聊城市西北堂邑。元屬東昌路。明屬東昌府。民國初屬山東東臨道。1925年屬東昌道。1928年直屬山東省。1956年撤銷,併入聊城、冠縣二縣。


(1)古縣名。西漢初為侯國,後置縣,治今江蘇省南京市六合區北,屬臨淮郡。東晉安帝時廢入僑置之尉氏縣,南朝梁復置。屬秦郡。北周屬六合郡。隋開皇四年(584年)廢入六合縣。西漢置鐵官。《資治通鑑》:東晉太元四年(379年),前秦苻堅攻淮南,“右衛將軍毛安之等帥眾四萬屯堂邑”,即此。(2)古舊縣名。隋開皇六年(586年)置,治今山東冠縣東千戶營。屬屯州。“因縣西堂邑故城為名”(《元和郡縣志》)。大業初屬武陽郡。唐屬博州。天寶十五載(756年)顏真卿遣兵大破安祿山叛軍於縣西南。五代晉改為河清縣,漢復舊名。北宋仍屬博州。熙寧中,縣城圮於水,移治今聊城市西北堂邑。元屬東昌路。明、清屬東昌府。原屬山東省,1949年改隸平原省,1952年復屬山東省。1956年併入聊城、冠縣兩縣。

堂邑縣字典分解

堂邑的解釋 (1). 春秋 楚 地,本名 棠 。《左傳·襄公十四年》:“ 子囊 師於 棠 以伐 吳 。”後屬 吳 ,稱 堂邑 。今 江蘇 六合 稍西而北。(2).複姓。

縣國語字典 縣 (縣) xiàn 中國省級以下的一種行政區劃。 縣 (縣) xuán 古同“懸”。 筆畫數:7; 部首:厶; 筆順編號:2511154

多學一學:堂長【歷史官職】

宋朝書院及州學職事名。南唐白鹿洞書院設。宋初沿置,為書院職事人,差補進士或貢士充任,官府給牒。仁宗時,州學亦設,選學生充任,仍給牒,位在學錄之下。 南唐時白鹿洞書院除洞主外,另設堂長一人。宋承其制,不少書院中均設有堂長一人,為書院的職事人,差補進士或貢士充任,由官府給牒,仁宗時州學中亦設此職,由州給牒委任,位在學錄之下。

堂邑縣相關歷史字典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