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犬部

使犬部怎么寫好看

使犬部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清代對所屬黑龍江下游,西起今黑龍江省依蘭縣東北,東達黑龍江口海岸及庫頁島等地居住的黑斤 (今赫哲族) 等使犬部落的稱呼。各部從事漁獵,冬日使犬拉雪撬,故名。《清朝文獻通考》 卷271: “自寧古塔東七百餘里,外沿松花江、大烏拉江,直至入海處兩岸,稱赫哲、費雅哈部所居。其俗不知耕種,以捕魚為生,其來往行獵,並皆以犬,即所謂使犬部也。俗所謂之魚皮部。考陶宗儀 《輟耕錄》 稱征東行省,每歲委官至努兒乾,須用站車,每車以四狗挽之,悉諳人性。《元志》 稱其俗有狗車,木馬輕捷之便。狗車形如船,以數十狗曳之,往來遞運。……自太祖高皇帝天命元年,即招服使犬路,嗣後全部歸附,以其土產貂皮等物,就寧古塔副都統處輸納,歲以為例。”

詞語分解

  • 使犬的解釋 清 代對沿 混同江 ,西起今 依蘭 縣東北,東達 黑龍江 口海岸及 庫頁島 所居 黑斤 今赫哲族等使犬部落的稱呼。各部從事漁獵。冬日乘坐冰橇,用犬駕拽,因稱。 清 魏源 《聖武記》卷六:“當 明 末
  • 部的字典解釋 部 ù 全體中的一份:部分(“分”讀輕聲)。外部。腹部。局部。全部。部件。部位(位置)。 機關企業按業務範圍分設的單位:外交部。編輯部。部隊(軍隊)。 具有統屬關係:所部五十人。部下。部將。部屬。部首

歷史地名推薦:龍尾關

即今下關。在雲南大理市區西洱河北岸的舊城。《方輿紀要》卷大理府:“府南三十里為龍尾關,亦曰下關。城有三門,皆控點蒼、洱海之險,為拒守要地。”《清一統志·大理府》:龍尾關“當洱之尾,一名河尾關”。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使犬部歷史

相關歷史

使犬部_使犬部在哪裡_歷史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