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字典網>>歷史字典>>歷史官職>> 使

使

①使者統稱。《周禮·秋官·小行人》: “待四方之使者”。註: “使者,諸侯之臣,使來者也。”秦漢以降,大率交聘敵國、通接殊域、勞問遠方、安輯新附、慰撫兵役、分給賑賜、採風俗、詢民事、究吏治、察獄訟、搜訪遺滯、刺舉奸濫,皆臨時差遣使者。②朝廷派赴地方之軍政長官。南北朝時有使持節,掌一州之軍政大事。唐朝中期以後,有節度使、觀察使、防禦使、團練使等為地方常設官。③職官本制以外的差遣。洪邁《容齋續筆》卷一一《楊國忠諸使》:“楊國忠為度支郎,領十五餘使。至宰相,凡領四十餘使。”唐武則天至德宗時,是使職出現最多的時期。整個唐朝出現的使職在140以上。其中,部分使職逐漸演為主管專項或部門行政事務的長官,如三司使、樞密使等,詳見各有關使職條。④ 皇帝侍從之首領。唐、宋時期,皇帝侍從多以使職統領,如唐朝有內諸司使,宋朝有橫班、東班、西班諸使。宋朝又有大、小使臣之別。


1、朝廷特派執行某種任務的專職官員稱使、或使臣、使者。《左傳·成公九年》:“兵交,使在其間可也。”《漢書·蘇武傳》:“時漢連伐胡,數通使相窺觀,匈奴留漢使郭吉、路充國等,前後十餘輩。匈奴使來,漢亦留之以相當。”

2、朝廷派赴地方的軍政長官。如南北朝時的“使持節”,掌管一州的軍政大事。唐朝的節度使、觀察使、防禦使、團練使等,成為地方上的常設官員。除此之外,以使名官者頗多,如鹽鐵使、轉運使、通政使、布政使、按察使等。

使字典分解

使的解釋 使 shǐ 用:使用。使勁。使役。使力。使錢。 派,差譴:使喚。使命。使女。 讓,令,叫:迫使。 假若:假使。即使。 奉命辦事的人:使者。大使。公使。使館。

多學學:使俄草【歷史知識】

書名。一名《使俄日記》。清王之春撰。八卷。為王氏出使俄國,遊歷英、德、法之日記。起光緒二十年(1894)十月十六日奉命出使,迄次年閏五月十七日抵上海止。於出使前的準備,與俄交涉經過,以及各國政治沿革、西學源流、山川險易、風俗民情、軍械更新及社交活動,隨得隨錄,記載頗細。書後附王之春條陳折稿、輿圖、圖說等。有光緒二十一年刊本。

使相關歷史字典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