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字典網>>歷史字典>>歷史地名>> 丹甑山

丹甑山

一名甑山。在今廣西賀縣東南賀街鎮西。《方輿紀要》卷107賀縣:丹甑山“在縣(故治在今賀街鎮)西十里。高千餘丈。時有雲氣上浮。泉流不竭,注為池,名曰仙池。《志》云:山本名幽山,唐李郃為守,更曰丹甑。宋守鄧璧,又更名瑞雲。今亦曰甑山”。

丹甑山字典分解

丹甑的解釋 炊器。古代傳說豐年所出的一種瑞物。《宋書·符瑞志下》:“丹甑,五穀豐熟則出。” 南朝 梁簡文帝 《大法頌序》:“桂薪不斧,而丹甑自熟。玉皋詎率,而銀瓮斯滿。”

山國語字典 山 shān 地面形成的高聳的部分:土山。山崖。山巒。山川。山路。山頭。山明水秀。山雨欲來風滿樓(喻衝突或戰爭爆發之前的緊張氣氛)。 形狀像山的:山牆(人字形房

多學學:丹青過實【歷史典故】

主謂 繪畫景物之美超過了實際的景物。明·王稚登《客越志》:“每疑~,今觀此景,乃知良工苦心。”△用於繪畫方面。

丹甑山相關歷史字典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