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字典網>>歷史字典>>歷史地名>> 文疃鎮

文疃鎮

在山東省莒南縣東北部。面積110平方千米。人口4.7萬。鎮人民政府駐文疃,人口6940。因靠潯水河,坐落處為一河疃平川,故名。1941年前屬莒縣。1942年劃歸莒南縣,稱薛慶區。1943年劃歸日照縣,1945年春劃回莒南縣,仍稱薛慶區。1947年併入澇坡區。1952年以序號編為第十二區,1956年恢復薛慶區。1958年改為文疃公社,1961年改稱文疃區,1971年恢復文疃公社,1984年改建文疃鎮。2001年原柳溝鄉二村劃歸。文疃河流經。產小麥、玉米、大豆、甘薯、花生、蘋果、山楂、板栗等。有農具修理、冷藏、麵粉、乳製品、地毯、鐵木加工、糧油加工、雕刻等廠。1987年被臨沂地區命名為全區第一個文明鎮。日照公路經此。

文疃鎮字典分解

鎮國語字典 鎮 (鎮) zhèn 壓:鎮尺(用金屬、玉石等製成的尺形文具,用來壓書和紙。亦稱“鎮紙”,“壓尺”)。鎮痛。 以武力維持安定:鎮壓(用強力壓制,不許進行政治活動

多看看:文景之治【歷史事件】

漢初社會經濟十分凋敝。文帝、景帝時期,為了鞏固地主階級的統治,推行無為而治的政策,倡導以農為本,實行“輕徭薄賦”, “約法省禁”, “與民休息”各項措施,使社會生產得到恢復和較大發展。當時土地墾闢,人口增加,社會財富逐漸積累,封建國家也從農民身上剝削到較多財物,京師的錢財上萬萬,以致錢串腐爛,無法計算;太倉中的糧食舊盛吃不了,新的層層向上堆,倉內的不下,只好露天堆放,以致腐爛變質。這種封建盛世的

文疃鎮相關歷史字典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