勸業公所

勸業公所怎么寫好看

勸業公所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名 清末各省勸業道衙署。光緒三十三年(1907)改革地方官制,始設。置勸業道一人。下設總務、農務、工藝、商務、礦務、郵傳六科,每科置科長(正六品)一人,副科長(正七品)一人,科員若干人。職掌全省農工商礦及交通事宜(大員特辦者除外)。

詞語分解

  • 勸業的解釋 努力從事其事業。《史記·貨殖列傳》:“故物賤之徵貴,貴之徵賤,各勸其業,樂其事,若水之趨下,日夜無休時。” 漢 賈誼 《新書·瑰瑋》:“民安性勸業,而無懸衍之心。” 漢 桓寬 《鹽鐵論·未通》:“
  • 公所的解釋 .官府。《清史稿·刑法志三》:“ 天命 元年,諭貝勒大臣曰:‘國人有事,當訴於公所,毋得訴於諸臣之家。’”.處理公眾事務的機關、團體。同業或同鄉組織,除稱會館外,亦名公所。如布業公所,四明公所等。.處

歷史官職推薦:行扈氏

少皞部落氏族首領的稱號。《左傳·昭公十七年》謂是九農正之一。蔡邕《獨斷》說:”行扈氏農正,晝為民驅鳥。”為附會之說。參見“少皞”。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勸業公所歷史

相關歷史

勸業公所_勸業公所介紹_歷史官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