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政五大臣

歷史字典解釋

見“理政聽訟大臣”。

詞語分解

  • 議政的解釋 議論政事。 漢 王充 《論衡·效力》:“治書定簿,佐史之力也;論道議政,賢儒之力也。” 宋 韓元吉 《讀<管子>》:“則 仲 之與 桓公 平日謀國議政者,其亦詳矣。”《清史稿·太宗紀二》:“﹝ 崇
  • 大臣的解釋 受國家元首或政府行政首腦委託管理一個部門的君主國家的高級官員趙王與大將軍 廉頗諸大臣謀。;;《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詳細解釋.官職尊貴之臣。《左傳·昭公元年》:“ 和 聞之,國之大臣,榮其寵祿,任其

歷史官職推薦:納溪鹽馬司

官署名。明太祖洪武五年置於四川納溪縣今四川納溪縣,掌該處鹽政、馬政。設司令,以常選官為之,司丞,以內使為之。十三年罷,尋復置。十五年改設大使、副使各一人進行管理。後革該司。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議政五大臣歷史

相關歷史

議政五大臣_議政五大臣介紹_歷史官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