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各部

南京各部怎么寫好看

南京各部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明朝永樂時,南京官均移遷北京,僅留禮、刑、工三部各一侍郎。仁宗以後,又補設各官,吏、戶、禮、兵、刑、工六部各置尚書一人、右侍郎一人;都察院,設右都御史、右副都御史等官;通政司,設通政使、右通政等;大理寺,設卿、右丞等;翰林院學士孔目等;國子監,設祭酒、司業。其餘各官署,官員也類似北京。只是南京各官,有些是在北京被排擠任南京官的。見《明史·職官四》。

詞語分解

  • 南京的解釋 .古都名。 唐 安史 之亂, 玄宗 奔 蜀 。到 至德 二載,收復兩京,還都 長安 ,遂將 蜀郡 改為 成都府 ,建號 南京 。 唐 李白 《上皇西巡南京歌》之六:“北地雖夸 上林苑 , 南京 還
  • 部的解釋 部 ù 全體中的一份:部分(“分”讀輕聲)。外部。腹部。局部。全部。部件。部位(位置)。 機關企業按業務範圍分設的單位:外交部。編輯部。部隊(軍隊)。 具有統屬關係:所部五十人。部下。部將。部屬。部首

歷史官職推薦:馬吏

掌管養馬的小吏。漢末縣置。《三國志·魏書·劉表傳》:“太祖軍到襄陽,琮舉州降。備走奔夏口。”註:“(華容女子)哭曰:‘劉荊州今日死。’華容去州數百里,即遣馬吏驗視,而劉表果死。”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南京各部歷史

相關歷史

南京各部_南京各部介紹_歷史官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