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字典網>>歷史字典>>歷史官職>> 持節尉

持節尉

官名。戰國魏置。持符節的使臣。《戰國策·魏策四》:“魏攻管而不下。安陵人縮高,其子為管守。信陵君使人謂安陵君曰:‘君其遣縮高,吾將仕之五大夫,使為持節尉。’”


武官名。戰國時魏置,見《戰國策·魏策四》。鮑彪註:“持節尉,尉之持節者。”《資治通鑑·秦記一》“莊襄王三年”條中作執節尉。胡三省註:“軍尉之執節者也。周執節以使,漢執節則使且可以專殺矣。”

持節尉字典分解

持節的解釋 [take ancient flag with yak's tail] 拿看旄節。節,旄節,也叫符節,以竹為竿,上綴以旄牛尾,是使者所持的信物(即憑證)乃遣武以

尉國語字典 尉 wèi 古代官名,一般是武官:縣尉。都尉。衛尉。太尉。 軍銜的一級,在校以下:尉官。少尉。上尉。 〔尉氏〕地名,在中國河南省。 姓。 尉 yù  ㄩˋ 〔

順便了解:持危扶顛【歷史典故】

持:握。顛:傾倒。扶助將要傾倒的。比喻扶持大局,使國家免於危險。漢.劉炟《賜東平王蒼書》:“公卿議駁,今皆並送,及有可以持危扶顛,宜勿隱。” 並列 顛,顛倒。扶持危殆局面,使國家免於顛覆。語出《論語·季氏》:“危而不持,顛而不扶。”《漢書·文三王傳》:“虎兕出於匣,龜玉毀於匱中”唐·顏師古註:“此《論語》孔子責冉有、季路之辭也。言虎兕出於檻,龜玉毀於櫝匱,豈非典守者之過邪?喻輔相人者,當能持危扶顛

持節尉相關歷史字典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