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前忠佐軍頭引見司

歷史字典解釋

名。簡稱軍頭引見北宋初年,有軍頭司與引見司。太宗端拱二年(989),改稱御前忠佐軍頭司、御前忠佐引見司。後合為一司。設勾當官五人,以內侍省都知押班及閤門通事舍人以上充任。其屬有勾押官、前行、後行。南宋沿置,設提點官一人,幹辦官三人,以閤門官充任。下設使臣二人,押司官二人,前行一人,闕前行一人,後行九人,貼司五人,守闕貼司五人。掌崇寧殿供奉,軍頭名籍,諸軍揀閱、引見、分配及馬直、步直後殿起居軍員之政令,以及諸司引見、諸州駐泊捕捉權管等事務。

詞語分解

  • 御前的解釋 .皇帝座位之前,代指帝王所在之處。《史記·蒙恬列傳》:“新近 蒙毅 ,位至上卿,出則參乘,入則御前。”《後漢書·獻帝紀》:“ 郭汜 攻 李傕 ,矢及御前。” 李賢 注引《山陽公載記》:“時弓弩並發,矢

歷史官職推薦:中尚方令

官名。三國魏分尚方令置,七品; 西晉沿置,東晉復並一尚方令; 皆隸少府。南朝梁、北齊置為中尚方署長官。隋朝因置,改名內尚方令,隸少府監。唐朝復名中尚方令,武則天垂拱元年 除方字為中尚令。參見“中尚方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御前忠佐軍頭引見司歷史

相關歷史

御前忠佐軍頭引見司_御前忠佐軍頭引見司介紹_歷史官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