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子監主簿

歷史字典解釋

官名。隋煬帝大業三年(607) 置,一員,管理本監庶務。唐朝國子監置一員,正八品,武則天垂拱元年(685) 改為從七品下,掌印,勾督監事; 七學學生有不可教者,舉免之。北宋仁宗景祐二年(1035)置,一員,以現任學官兼充或以京官、選人充,神宗元豐(1078—1085)改制,置一員,從八品,掌文簿以勾考其出納。遼朝沿置。


官名。北齊國子寺主簿,隋改為國子監主簿,員額一人。唐沿置,秩從七品下,員額同隋,掌印,勾督監事。宋初不設,景祐二年(公元1035年)因國子監房廊、殿宇、刻印書籍等雜事繁多,設主簿一人,由京朝官派充現任學官者兼任。後專設主簿一人,選差京官或選人,專管帳簿、勾考錢穀收支事務。元豐改制,本監仍置主簿一人,秩從八品。金不置,元改稱國子監典簿,明清沿置,為國子監典簿廳的主官。參見“國子監典簿廳”。

詞語分解

  • 國子的解釋 .公卿大夫的子弟。《周禮·地官·師氏》:“以三德教國子。” 鄭玄 註:“國子,公卿大夫之子弟。”《漢書·禮樂志》:“朝夕習業,以教國子。國子者,卿大夫之子弟也。” 清 劉書年 《劉貴陽說經殘稿·國子
  • 主簿的解釋 官名。 漢 代中央及郡縣官署多置之。其職責為主管文書,辦理事務。至 魏 晉 時漸為將帥重臣的主要僚屬,參與機要,總領府事。此後各中央官署及州縣雖仍置主簿,但任職漸輕。 唐 宋 時皆以主簿為初事之官

歷史官職推薦:補試

宋朝太學招生考試,稱為補試。仁宗慶曆四年 ,定每年一試,考論一首。神宗以後,改一年四試,考經義。南宋高宗時,改一年兩試。後以應試者眾,改年春季一試。孝宗初,禮部試後,各地舉人可赴補試,取合格者入太學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國子監主簿歷史

相關歷史

國子監主簿_國子監主簿介紹_歷史官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