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都等路民匠總管府

歷史字典解釋

名。設於元世祖至元七年(1270),秩從三品。十四年,升正三品。隸將作院。置總管同知、副總管各一員。下轄備章總院,秩正六品; 尚衣局,從五品; 御衣局,從五品; 御衣史道安局,從六品; 高麗提舉司,從五品;織佛像提舉,從五品; 各置提舉或大使分掌。


官署名。元至元七年(公元1270年)初立府,秩從三品;十四年(公元1277年)改升正三品,屬將作院,掌成造御衣、佛象。以總管一人為主官,下設同知、副總管、經歷知事、提控案牘各一人、備章總院、尚衣局、御衣局、御衣史道安局、高麗提舉司、織佛象提舉司等機構。

詞語分解

  • 大都的解釋 中國元朝;首都,即今北京, 年在建設中命名;大都;,意指天下最大都城詳細解釋.古代王畿外圍公的采地。《周禮·地官·載師》:“以小都之田任縣地,以大都之田任畺地。” 鄭玄 註:“大都,公之采地,王子弟

歷史官職推薦:武衛府

官署名。隋置,分左右,掌領外軍宿衛。見《隋書·百官下·左右武衛府》。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大都等路民匠總管府歷史

相關歷史

大都等路民匠總管府_大都等路民匠總管府介紹_歷史官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