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彌院

封彌院怎么寫好看

封彌院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名。又稱封印院。宋朝貢院所屬機構。掌貢舉考試封彌之事。太宗淳化三年(992) 始行構彌(即糊名)考校法。真宗景德四年(1007),始置封印院,設監門官,封印舉人卷首,用“奉使印”。仁宗天聖七年(1029),專鑄“封彌院印”。此後,各級考試均設封彌所。


宋代貢院所屬機構。景德四年(公元1007年)設定,又名封印院,掌管禮部考試的封彌事務,對應試者所交試卷,點數登記,然後封或截去卷頭,傳送謄錄所。天聖七年(公元1029年)始鑄封彌院印。此後各級考試均有封彌院或封彌所的設定。

詞語分解

  • 封彌的解釋 科舉時代,為防止考試舞弊,將試卷中的姓名、籍貫等用紙糊封,編號並加鈐印,稱為“封彌”。此法始於 唐 武后 時,至 宋 景德 祥符 間已成定製,沿用到 清 末科舉廢除之時。《宋史·選舉志一》:“
  • 院的字典解釋 院 à 圍牆裡房屋四周的空地:院子。院牆。庭院。 某些機關、學校和公共場所名稱:法院。醫院。戲院。 筆畫數:; 部首:阝; 筆順編號:

歷史官職推薦:師帥

① 《周禮》官名。為軍隊一師之統帥。《周禮·夏官·司馬》:“二千五百人為師,師帥皆中大夫。”又,《周禮》二千五百家為州,州出二千五百人為師,故師帥即指州長。②漢朝對郡守、縣令之別稱。《漢書·董仲舒傳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封彌院歷史

相關歷史

封彌院_封彌院介紹_歷史官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