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區司令長官

歷史字典解釋

官名。抗日戰爭時期,國民黨政府曾將作戰的地區分為若干戰區,每一戰區均設有正副長官,在有關作戰事項可以對區內省政府下命令。戰區的範圍廣狹不同,其區域常包括數省。戰區正副司令長官一度是由戰區中的省政府主席兼任,如某戰區包括三省,司令長官是一省的主席,副司令則由其他兩省的主席兼任。後來則以軍事指揮官與省政府主席不相兼任為則。長官部統轄各集團軍,其編制由軍事委員會統一制定,司令長官一人,為上將或中將級;副司令長官無固定員額,為中將級;參謀長一人,為少將級;高級參謀四至六人,為中將或少將級。司令長官部內部設參謀、軍務、軍需、副官各處及政治、幹部訓練、特務各團;配屬單位有步兵總監部、炮兵指揮部、工兵指揮官、獨立通信兵團、空軍聯絡參謀、轄區內要塞及第二線部隊。

詞語分解

  • 戰區的解釋 大規模戰爭中根據不同戰情而劃分的作戰範圍區詳細解釋.雙方交戰的地方。《新唐書·李光弼傳》:“自 顏杲卿 死,郡為戰區,露胔散野。”.為便於執行戰略任務而劃分的作戰區域。 郭沫若 《洪波曲》第十章一:
  • 長官的解釋 舊指地位高的官吏,也泛指官吏詳細解釋.上級官員;上司。《管子·禁藏》:“吏不敢以長官威嚴危其命,民不以珠玉重寶犯其禁。” 洪深 《香稻米》第一幕:“你們醫院裡的糧米稻草,都是我們商會代辦的,所以常跟

歷史官職推薦:臨時執政府庶務處

北洋政府時期臨時執政府的內部機構。辦理府內總務,職官設定不詳。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戰區司令長官歷史

相關歷史

戰區司令長官_戰區司令長官介紹_歷史官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