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網>>歷史字典>>歷史官職>> 粵海關監督

粵海關監督

歷史字典解釋:

官名。清朝戶關監督之一。康熙二十三年(1684)設一人,為粵海關主官。派遣內務府包衣充任。掌征納洋船、夷船及沿海貿捕船通關稅,併兼充內務府買辦及人參,東珠,玉石等物之發賣。時人視為美差。所屬曾置筆帖式一員,形同副監督,裁撤後由地方佐雜官充任委員,分理關務。並設書吏。巡丁等吏役佐關。所轄總口七處,分口五十三處,掛號口二十二處。鹹豐九年(1859)改隸總理衙門,設稅務管理稅務。監督之名雖存,所掌僅只循例按期向戶部奏報征課數目而已。參見“洋關監督”。

詞語分解

  • 粵海的解釋 指 中國 南部 廣東 一帶的海域,又作為 廣東 或 廣州 的代稱。 康有為 《過虎門》詩:“ 粵海 重關二 虎 尊,萬龍轟鬭事何存?” 章炳麟 《梁園客》詩跋:“ 粵海 有文士,少入詞苑。”此指 廣東
  • 監督的解釋 ∶察看並加以管理監督幹活 ∶從事監督工作的人詳細解釋.監察督促。《周禮·地官·鄉師》“大喪用役則帥其民而至,遂治之” 漢 鄭玄 註:“治謂監督其事。” 賈公彥 疏:“謂監當督察其事。”《隋書·煬帝

歷史官職推薦:宣慰使司同知

官名。元朝地方行政機構宣慰使司之職官。每司設一人,位宣慰使之下。協宣慰使掌司事。明清沿元舊稱,始作為土官名號之一,武職。系土官官署宣慰使司之職官。湖廣、四川、雲南等省設有。正四品。有自己所轄之土兵及

粵海關監督_粵海關監督介紹_歷史知識
粵海關監督_粵海關監督介紹_歷史知識糾錯

猜你喜歡:


粵海關監督_粵海關監督介紹_歷史知識
{{item.username}}
{{@item.content}}{{if item.fback}}
管理員回覆:{{item.fback}}
{{/if}}
{{/ea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