閤門承旨

歷史字典解釋

官名。唐末五代置。百官從東西上閤門入殿庭,以其承傳旨意。五代後晉高祖天福五年(940),令別定其名。

詞語分解

  • 閤門的解釋 .古代宮殿的側門。 唐 韓愈 《赴江陵途中寄贈王二十補闕李十一拾遺李二十六員外翰林三學士》詩:“拜疏移閤門,為忠寧自謀?” 沉欽韓 註:“《六典》:‘ 宣政殿 之左曰 東上閤 ,右曰 西上閤 。’《
  • 承旨的解釋 .亦作“ 承指 ”。逢迎意旨。《韓非子·八奸》:“優笑侏儒,左右近習,此人主未命而唯唯,未使而諾諾,先意承旨,觀貌察色以先主心者也。”《漢書·楚元王劉交傳》:“侍御史以為 光 望不受女,承指劾 德 誹

歷史官職推薦:噶布式顯下

即“噶布希賢下”。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閤門承旨歷史

相關歷史

閤門承旨_閤門承旨介紹_歷史官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