閤門司

歷史字典解釋

名。宋朝置,掌朝會、游幸、宴享司儀,文武官員自宰相宗室親王以下及外國使節與少數族首朝見、謝辭,按品秩引導敘班,贊其拜舞並糾失儀之事。慶禮奉表由東上閤門掌之,慰禮進名由西上閤門掌之。北宋前期,閤門使、副使為武臣階官,別置知閤門事為本長官。神宗元豐五年 (1082) 始令閤門使、副使實領本職。其後,多以外戚勛貴充任,位同侍從官。徽宗政和二年(1112),改閤門使為左武、右武大夫,復置知閤門事為長官。南宋高宗紹興五年(1135),令右武大夫以上稱知閤門事典客省、四方館事,官未至者稱同知閤門事同兼客省、四方館事。宗乾道六年(1170),置閤門舍人。淳熙(1174—1189)間,置看班祗候遼朝置東上閤門司、西上閤門司,各設使、副使。西夏亦置。


官署名。唐制,正殿朝會,百官從東西上閤門進入殿廷,設閤門使以掌閤門出入事務,五代後梁沿唐制設東西上閤門使。至宋設閤門司,掌朝會宴幸供奉,贊相禮儀之事。文武官自宰臣、宗室至親王,外國自丹以下,朝見辭謝皆掌之,按其品秩以為引班、敘班的次第。凡慶禮奉表掌於東上閤門,慰禮進名則掌於西上閤門。設東西上閤門使各三人,副使各二人,為閤門司的正副長官,後來漸無職掌,為武臣遷轉之階,政和中改為左右武大夫。乃以知閤門事、同知閤門事為本司正副長官。屬官有宣贊舍人及閤門祗候。南宋建炎初,客省、四方館併入東上閤門。由知閤門事主管。遼南面官中有東上閤門司與西上閤門司,屬門下省,以東西上閤門使與副使為正副長官。金於宣徽院亦設閤門司,置東西上閤門使各二人,副使各二人,簽事各二人。

詞語分解

  • 閤門的解釋 .古代宮殿的側門。 唐 韓愈 《赴江陵途中寄贈王二十補闕李十一拾遺李二十六員外翰林三學士》詩:“拜疏移閤門,為忠寧自謀?” 沉欽韓 註:“《六典》:‘ 宣政殿 之左曰 東上閤 ,右曰 西上閤 。’《
  • 司的字典解釋 司 ī 主管,操作:司法。司機。司令。司南(古代用磁石做成的辨別方向的儀器,為現在指南針的始祖)。司空(a.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工程的長官;b.複姓)。司徒(a.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土地和徒役的長官,後為

歷史官職推薦:中軍行參軍

官名。北魏等置,從六品上,為中軍將軍的屬官。見《魏書·官氏志》。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閤門司歷史

相關歷史

閤門司_閤門司介紹_歷史官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