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朝下大夫

歷史字典解釋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 置,北周沿置。秋官府掌朝長官,皇帝臨朝時,典筆硯,持至御坐,由承御大夫取以進上,並掌糾察非違,肅正朝儀。下設小掌朝上士以佐其職,掌察上士、司約中士、司盟中士、職金中士、掌璧中士、司厲中士等官屬。正四命。隋文帝開皇元年(581) 罷。


官名。《周禮》秋官之屬有朝士中士六人,掌外朝之法及禁令。北周秋官府置掌朝下大夫,正四命,掌朝會之法及盟約憲令,任此職者見《周書·寇雋傳》:子顒“歷官掌朝、布憲、典祀下大夫。”其副職為小掌朝上士,正三命。屬官有掌察上士、中士、下士,司約中士、下士,司盟中士、下士,職金中士、下士,掌璧中士、下士。

詞語分解

  • 下大夫的解釋 古代的職官名。 周 王室及諸侯各國卿以下有上大夫、中大夫、下大夫。《左傳·哀公三年》:“克敵者,上大夫受縣,下大夫受郡。”《韓非子·外儲說左下》:“故 晉國 之法,上大夫二輿二乘,中大夫二輿一乘,下大

歷史官職推薦:廷尉奏曹掾

官名。漢代廷尉的掾屬之一,掌廷尉奏事。《漢書·路溫舒傳》:“廷尉光以溫舒署奏曹掾。”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掌朝下大夫歷史

相關歷史

掌朝下大夫_掌朝下大夫介紹_歷史官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