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會中大夫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 (556) 置,北周沿置。天官府司長官,員一人,正五命。主管全國財政收支計畫,下司會上士、中士、旅下士以佐其職。在下五府總於天官之詔命時,協助大冢宰卿管理六之事,是大冢宰卿的主要助手。隋文帝開皇元年 (581) 罷。


官名。《周禮》天官之屬有司會,職司考核邦國的政務及財稅的會計。北周依《周禮》於天官府置司會中大夫,正五品,掌國家財政稅務的審計,為計官之長。任此職者,見《周書·柳慶傳》:“六官建,司會中大夫,萬州刺史。”所屬有司會上士,正三命;司會中士,正二命;司會旅下士,正一命; 又有司書上士。參見“司書上士”。

詞語分解

  • 司會的解釋 .官名。《周禮》天官之屬,主管財政經濟,及對群官政績的考察。 北周 仿《周禮》官制,其天官府亦置司會中大夫。參閱《周禮·天官·司會》、 王仲犖 《北周六典》卷二。後世用為度支或倉部的別稱。 唐 皎然
  • 中大夫的解釋 .古代官名。 周 王室及諸侯各國卿以下有上大夫、中大夫、下大夫。《荀子·大略》:“上大夫、中大夫、下大夫,吉事尚尊,喪事尚親。”《韓非子·外儲說左下》:“ 晉國 之法,上大夫二輿二乘,中大夫二輿一乘,

歷史官職推薦:判禮部

官名。宋初置,見“禮部”。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司會中大夫歷史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