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字典網>>歷史字典>>歷史官職>> 太常

太常

官名。西漢景帝中元六年(前144)由奉常改名。一說西漢初已有此名,惠帝時改為奉常,景帝時復舊。秩中二千石,位列九卿之首,官居清要,職務繁重,多由列侯充任。主管祭祀社稷、宗廟和朝會、喪葬禮儀,管理皇帝陵墓、寢廟所在縣邑,每月巡視諸陵,兼管文化教育,博士和博士弟子的考核、薦舉、補吏亦由其主持。置丞一員,轄太樂、太祝、太宰太史、太卜、太醫、都水、均官等令、長、丞及諸陵邑令。西漢中期以後職權逐漸分化削弱,考試之權轉歸尚書,陵邑劃屬三輔。新莽時改名秩宗。東漢復舊,裁省屬官,唯置丞一員,太史、太祝、太宰、大予樂令、丞,博士祭酒,陵廟園等令; 亦不必定由列侯擔任,秩中二千石。三國沿置,魏三品,置丞、主簿、博士、協律都尉、國子祭酒、太學博士及太廟、太祝、太樂、諸陵園邑令、丞等屬官。西晉三品,增設鼓吹令、丞。東晉宗正,其屬官除太醫外皆歸太常南朝宋三品,又轄明堂、乘黃令,南齊不領乘黃,增廩犧令。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七年 (493)定為從一品下,二十三年改三品。南北朝禮儀郊廟制度由尚書八座及儀曹裁定,太常位尊職閒。梁及北齊改稱太常卿,然亦常省稱為太常。參見“太常卿”。


官名,兩漢皆置。漢初名奉常,景帝中六年改名太常,掌宗廟禮儀。有丞。屬官有太樂、太祝、太宰、太史、太卜、太醫六令丞,均官都水兩長丞,諸廟寢園食官令長丞等(見《漢書·百官公卿表》)。王莽時改稱秩宗(見《漢書·王莽傳》)。東漢稱太常,卿一人,俸中二千石,掌禮儀祭祀。每祭祀,先奏其禮儀;及行事,常贊天子。每選試博士,奏其能否。大射、養老、大喪,皆奏其禮儀。每月前晦,察行陵廟。丞一人,俸比千石,掌行禮及祭祀小事,總管曹事、其官署掾史,沒固定人數,隨事而定(見《後漢書·百官志》)。魏晉沿置。其後改稱太常卿或太常寺。

太常字典分解

太常的解釋 [an offical who controls ritual,god of land and god of grains] 官名,掌禮樂郊廟社稷事宜 獻之太常

太的解釋 太 tài 過於:太長。 極端,最:太甚。太平。 高,大:太空。太學。 很:不太好。 身分最高或輩分更高的:太老伯。太夫人(舊時尊稱別人的母親)。 筆畫數:4

常的解釋 常 cháng 長久,經久不變:常數。常量(亦稱“恆量”)。常項。常任。常年。常駐。常住。常備不懈。 時時,不只一次:常常。常客。時常。經常。 普通的,一般的:

順便了解:太子右監門率府率【歷史官職】

官名。即太子右監門率。

太常相關歷史字典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