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大苟起義

歷史字典解釋

明代中期廣西瑤、壯等族人民起義。散居在大藤峽地區(泛指今廣西金瑤族自治縣,以及武宣、象州、蒙山、桂平、貴縣、平南、藤縣等廣大地區)的瑤、壯等族人民,經常起義反抗明朝封建統治者和本族土司的壓迫剝削。正統七年(公元1442年),瑤族人侯大苟導瑤、壯等族人民舉行起義,眾達一萬人。起義軍破城殺官,蔓延數千里。天順(公元1457年—1464年)年間,起義勢力發展到高州(今廣東茂名)、廉州(今廣西合)、雷州(今廣東海康)一帶。成化元年(公元1465年)九月,明朝政府派右僉都御史韓雍軍十六萬,分五路對起義人民進行血腥 * 。十二月,大苟被俘犧牲,起義失敗。此後,瑤、壯等族人民多次起義,堅持戰鬥,直到天啟(公元1621年侯大苟起義1627年)末年。

詞語分解

  • 起義的解釋 .仗義起兵。 唐 劉餗 《隋唐嘉話》卷上:“ 平陽公主 聞 高祖 起義 太原 ,乃於 鄠 司竹園 招集亡命以迎軍,時謂之娘子兵。”.指軍隊反正,以從義師。 周立波 《暴風驟雨》第二部二六:“ 蕭隊

歷史事件推薦:淮軍

以李鴻章為首的一支封建地主武裝。年鹹豐三年翰林院編修李鴻章奉命在安徽幫助工部侍郎呂賢基辦理團練,後被太平軍擊敗入曾國藩幕府。年鹹豐十一年在曾國藩支持下,在淮南六安、合肥一帶募編以地主團練為基礎的“淮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侯大苟起義歷史

相關歷史

侯大苟起義_侯大苟起義介紹_歷史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