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字典網>>歷史字典>>歷史事件>> 九品混通

九品混通

魏晉時期封建政權向編戶農民徵收戶調的辦法,也稱九品相通。具體做法是, 地方官吏,先將所轄地區民戶,按財產多少,定為九等,即九品。然後根據品階高低,徵收規定數量的綿絹。魏時平均每戶出綿二斤、絹二匹,晉時是綿三斤、絹三匹。但並非每個民戶都一定要交納此數。此辦法僅適用於對綿絹的徵收,田租仍以畝為徵收單位。九品混通產生於東漢末期,盛行於魏晉南朝北朝均田令實行後,因以一夫一婦的小家庭為受田納調單位,不再有戶等差別,故此法廢除。

九品混通字典分解

九品的解釋 [nine ranks] 中國古代官吏的等級。始於魏晉。指把人物分成九等,即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北魏時,每品各分正、從、第四品

混通的解釋 混雜不分。《韓非子·亡徵》:“外內混通,男女無別。” 范文瀾 蔡美彪 等《中國通史》第三編第二章第四節:“ 魏孝文帝 太和 八年(公元484年)以前, 魏國

也學習下:九渡河鎮【歷史地名】

在北京市懷柔區西南部、懷九河沿岸。面積196.2平方千米。人口1.6萬。鎮人民政府駐黃坎,人口 2140。舊時從北宅至黃花城,到此需九次渡河,故名。明、清兩代屬昌平州,民國時屬昌平縣第十區,1948年底改屬懷柔縣第一區,1949年屬第二區。1959年設橋梓公社九渡河管理區和橋梓公社黃花城大隊。1961年分屬黃坎公社和黃花城公社。1983年分別改社建鄉,1998年兩鄉合併置九渡河鎮。主產小麥、玉米

九品混通相關歷史字典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