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軍

湘軍怎么寫好看

湘軍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以曾國藩為首的封建地主武裝。太平天國起義爆發後,清廷詔令各省舉辦團練,鎮壓革命。1853年(鹹豐三年)幫辦湖南團練的在籍侍郎曾國藩以其父曾麟書總之湘鄉練勇為基礎,參酌戚繼光軍隊編伍之法,訂營哨之制。兵必親招,將必自選。統領、營官、哨長什長、勇丁層層挑選。士兵只服從營官一人。各營互不統屬,而聽命於曾國藩,成為“兵為將有”的起源。內部以鄉里、親屬、師生等地域、血統、學統關係相聯結,又灌輸封建倫禮道德,加強了思想控制。陸師以五百人為營,營轄四哨,哨轄八隊。水師以四百四十七人為營。次年,練成水師十營,陸師十三營,合工匠、伕役共一萬七千餘人,即出省作戰。與淮軍及外國侵略者共同絞殺了太平天國革命,鎮壓了捻軍及少數民族起義。1864年(同治三年)發展到二十多萬人。攻占南京後,曾國藩裁撤了二萬五千餘人。後來左宗一部出關作戰,收復了新疆甲午戰爭中曾參加對日作戰。湘軍所開創的勇營制度是清朝軍制一次變革。湘軍兵為將有則成為近代軍閥的嚆矢。與清廷有的八旗、綠營比較,湘軍有較強的戰鬥力,成為清廷依靠的力量。湘軍將帥中多為督撫提鎮,形成清末重要的軍事政冶集團,對晚清政局有較大影響,後來同淮軍一樣,腐朽衰落。

詞語分解

  • 湘軍的解釋 清 末以 曾國藩 為首在 湖南省 編成的封建軍閥武裝。 * 搶掠,兇惡 * 。年鎮壓了 太平天囯 革命。
  • 湘的字典解釋 湘 ā 〔湘江〕水名,源出中國廣西壯族自治區,經過湖南省,注入洞庭湖。 湖南省的別稱:湘繡。湘劇。湘菜。湘語。 筆畫數:; 部首:氵; 筆順編號:
  • 軍的字典解釋 軍 (軍) ū 武裝部隊:軍威。軍服。行(妌 )軍。軍功。軍犬。軍備。軍紀。軍銜。軍閥。軍令狀。異軍突起。潰不成軍。 軍隊的編制單位,是“師”的上一級。 泛指有組織的集體:勞動大軍。 筆畫數:; 部

歷史事件推薦:泗州之役

唐末龐勛農民起義軍大敗唐軍的著名戰役。泗州今江蘇盱眙扼通濟渠與淮河的匯合口,為兵家必爭之地。鹹通九年公元年十月,龐勛兵圍泗州,刺史杜滔負隅頑抗。起義軍不斷增兵會攻。唐廷亦多次派軍增援。起義軍圍點打援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湘軍歷史

相關歷史

湘軍_湘軍介紹_歷史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