璽綬

璽綬怎么寫好看

璽綬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璽即印信,即系印之絲組。璽本印章之通稱,秦以後成為皇帝印章的專稱。宏《漢舊儀》:“秦以前民皆佩綬,以金銀銅犀象為方寸璽,各服所好。漢以來天子獨稱璽,又以玉,群臣莫敢用也。”《後漢書·盆子傳》:“上所得傳國璽綬。”又,皇后、皇太子、諸侯王亦用之。漢高帝十一年(前196)時,遣陸賈授南粵王趙佗璽綬。

詞語分解

  • 璽綬的解釋 古代印璽上所系的彩色絲帶。借指印璽。《漢書·高帝紀下》:“使 陸賈 即授璽綬, 它 稽首稱臣。”《晉書·琅邪王伷傳》:“平 吳 之役,率眾數萬出 塗中 , 孫晧 奉箋送璽綬,詣 伷 請降。”《資治通鑑
  • 璽的字典解釋 璽 (璽) ǐ 印,自秦代以後專指帝王的印:玉璽。掌璽大臣。璽書。璽節(印章)。璽綬。 筆畫數:; 部首:玉; 筆順編號:
  • 綬的字典解釋 綬 (綬) ò 一種絲質帶子,古代常用來拴在印紐上,後用來拴勳章:印綬。綬帶。 筆畫數:; 部首:糹; 筆順編號:

歷史知識推薦:記里鼓車

亦名大章車、記里車、司里車。一種計量行程的機械裝置。系利用車輪轉動,齒輪系將車行里數自動表示出來,與現代汽車上的里程表作用相同。發明於西漢初年。唐宋以前,記里鼓車每行一里擊鼓一次。後改進為行一里擊鼓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璽綬歷史

相關歷史

璽綬_璽綬介紹_歷史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