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湣王

歷史字典解釋

?—前284

戰國齊國國君。公元前300—前284年在位。“湣”或作“泯”、“愍”、“”。田氏,名地(一作遂)。齊宣王田辟疆之子。任用田文(孟嘗君)為相,匡章、司馬穰苴等人為將。曾聯合韓、,大敗楚軍於垂沙(今河南唐河西南),繼又與韓、魏攻秦,入函谷關,迫使秦歸還部分所侵魏、韓之地。又大敗燕軍。後與秦並稱東、西帝,旋自去東帝號。齊湣王十五年(前286)滅宋,兼有宋以前取得的楚淮北地。自矜驕暴,諸侯難忍。十七年,燕以樂毅為上將軍,聯合三晉與秦伐齊,攻入臨淄(今山東淄博東北),下齊七十餘城,惟即墨(今山東平度東南)與莒(今山東莒縣)未服,他出奔,旋為楚將淖齒所殺。

詞語分解

  • 王的字典解釋 王 á 古代一國君主的稱號,現代有些國家仍用這種稱號:王國。王法。公子王孫。王朝(俹 )。 中國古代皇帝以下的最高爵位:王公。王侯。 一族或一類中的首領:山大王。蜂王。王牌(橋牌中最大的牌;喻最有力的

歷史知識推薦:祖丁

殷墟甲骨文又稱小丁、後祖丁。商王。名新,祖辛之子。祖丁是廟號。繼沃甲即位。殷墟卜辭中列為直系先王祭祀。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齊湣王歷史

相關歷史

齊湣王_齊湣王介紹_歷史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