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城遺址

歷史字典解釋

唐代南詔都城遺址。“和”,蠻語意為山坡陀。位於雲南大理市太和村。現有兩道城牆,均東西走向,東起洱海,西至蒼山,至佛頂峰上又與一小城相連。城牆充分利用山勢修築,保存最好處高出地面3米,厚2米,夯土築成,夯窩直徑7—8厘米。太和村內房屋及道路多用石塊砌成,似乎是來“壘石為之”的傳統建築。在村周圍及佛頂峰緩坡地面上還偶見布紋厚瓦及橙色陶片等南詔遺物。從公元737年至779年,太和城是南詔首府。著名的“南詔德化碑”正在兩道城牆之間。遺址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詞語分解

  • 太和的解釋 見“ 太和 ”。亦作“ 大和 ”。.天地間沖和之氣。《易·乾》:“保合大和,乃利貞。”大,一本作“ 太 ”。 朱熹 本義:“太和,陰陽會合沖和之氣也。”《漢書·敘傳上》:“沐浴玄德,稟卬太和。”《文選
  • 遺址的解釋 古人遺留下來的城堡、村落或寺廟等建築基地古城遺址詳細解釋亦作“ 遺阯 ”。指年久被毀的建築物所在的地方。 晉 王嘉 《拾遺記·前漢下》:“今臺無遺址,溝池已平。” 唐 劉禹錫 《山陽城賦》序:“

歷史知識推薦:斷骨契

又稱絕產賣斷文契。將田園宅屋等的典契改為賣契,稱斷骨契。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太和城遺址歷史

相關歷史

太和城遺址_太和城遺址介紹_歷史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