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爵員外郎

歷史字典解釋

官名。隋開皇六年(586)始置,一員,主爵曹之籍帳,為主爵侍郎副貳,侍郎缺則厘其曹事。大業三年(607)廢,尋置承務郎,職同員外郎。唐初復置,一員,從六品,為主爵司次官。龍朔二年(662)、垂拱元年(685)曾改為司封員外郎,旋皆復名主爵員外郎。開元二十四年(736)定名司封員外郎。

詞語分解

  • 主爵的解釋 .官名。 秦 有主爵中尉, 漢景帝 時改為主爵都尉,掌有關封爵之事。 武帝 時改名右扶風,成為地方行政長官,又變為行政區之名,與以前職掌全異。 隋 於吏部置主爵侍郎一人, 唐 以後改稱司封,為吏部所屬
  • 員外郎的解釋 官名。員外,本指正員以外的郎官。 晉武帝 始設員外散騎常侍,員外散騎侍郎,簡稱員外郎。 隋 開皇 時,尚書省二十四司各設員外郎一人,為各司的次官。 唐 以後,直至 明 清 ,各部都有員外郎位在郎中

歷史知識推薦:絛作

官署名。明代宦官所掌內府衙門之一。隸屬御用監,設掌作一員,協同無定員。掌造各色兜羅絨及諸絛綬之類。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主爵員外郎歷史

相關歷史

主爵員外郎_主爵員外郎介紹_歷史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