鳧山

鳧山怎么寫好看

鳧山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山東鄒城市西南。以山形如鳧飛得名。 《詩·魯頌·閟宮》“保有鳧、嶧”,即此。

詞語分解

  • 鳧山的解釋 山名。在 山東省 鄒縣 西南,因形如鳧飛得名。 明 許承欽 《界河驛》詩:“瀰澤津梁遠, 鳧山 霧靄升。”
  • 鳧的字典解釋 鳧 (鳬) ú 水鳥,俗稱“野鴨”,似鴨,雄的頭部綠色,背部黑褐色,雌的全身黑褐色,常群游湖泊中,能飛。 同“浮”。 〔鳧茈〕古書上指“荸薺”。 同“洑”。 筆畫數:; 部首:幾; 筆順編號:
  • 山的字典解釋 山 ā 地面形成的高聳的部分:土山。山崖。山巒。山川。山路。山頭。山明水秀。山雨欲來風滿樓(喻衝突或戰爭爆發之前的緊張氣氛)。 形狀像山的:山牆(人字形房屋兩側的牆壁。亦稱“房山”)。 形容大聲:山響

歷史知識推薦:東宮內典書通事舍人

官名。南朝齊置,屬太子庶子。員二人。掌宣傳皇太子令旨、東宮內外啟奏。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鳧山歷史

相關歷史

鳧山_鳧山介紹_歷史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