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徭

雜徭怎么寫好看

雜徭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徭役名。晉至唐,多稱雜徭,宋以後多稱雜役,元、明、清又稱雜泛、雜泛雜役、雜泛差役。名稱雖異,內容均同,即正役外之徭役。晉代役法,男丁每歲役不過二十日,每十八人出一運丁役之。北周定十八歲至五十九歲皆任於役,豐年不過三旬,中年二旬,下年一旬。然於正役之外,統治者常額外征役。晉昇平中,丹楊庾龢表除重役六十餘事,均屬雜徭。南朝齊延興元年(494)詔禁擾民尤深之雜徭,有縣使、村長、路都、防城、直縣等名目。梁、且役及女丁。北魏延興三年(473)詔,鰥寡孤獨貧不自存者,免其雜徭。唐代又稱輕徭、小徭。以戶為徵發對象,丁男、中男都要負擔,也稱戶役,其中包括充夫及雜使等。政府根據需要,隨時調發,各種雜事,無所不為。宋代各種差使均為雜役,表面上是按人丁戶口科差,然官戶、形勢戶享有免役特權,實際上還是落在貧人戶上,以至民不堪命。宋人丁謂《丁晉公談錄》:“一日,雜役兵士於公壁題之曰:‘無了期,無了期,營基才了又倉基!’”遼代雜役繁重,民至破產。後改為使民出錢,官自募役。金代的差役有坊正、里正、主首等名目,由富民均出雇錢,募強幹可靠者充。修築工程、運輸官物等,都徵發大量人夫,按土地進行攤派。元代差役名目有里正、主首、坊正、隅正和倉官、庫子等,力役則隨時根據需要徵發。規定均按各戶的丁力資產情況攤派,定期輪換。有的項目只限於富戶,實行戶等制的地方是上戶或上、中戶;有的項目則先派富戶(上戶),後及中、下戶。成宗以後,南方實行“隨產定役”,按土地或稅糧數分攤,有一石之田,當一擔之役。元初,軍、匠、站、儒、醫、僧、道、鹽戶等都可免當雜泛差役,只有民戶承當。成宗時諸色戶計均承當,只有邊遠出征軍人、大都至上都自備*首思的站戶可免。元末儒戶可免役。明代地方各衙門之經常性差役,如禁子、庫子、斗級、皂隸、驛夫、門子、弓兵、鋪兵、轎夫等,以及不定時、無定額,非經常性臨時差遣之役,如軍需轉輸、堵塞黃河決口、開鑿治理漕河運道、修築堤壩、築塞邊牆、修建宮殿、開掘轉運石料、親王之國就藩、建設陵墓、修路築城等等,每年由見年裡長斟酌各役輕重,各照黃冊定上中下三等人戶,在本里本甲中臨時點差。或按戶徵發,或按丁起派。故俗稱戶役或丁役。清代各府州縣均按定額設吏役,如祗、禁子、弓兵、快手、皂隸、門卒、庫子諸役,皆由良民充任。此為正役。除此,州縣事劇役繁,往往另派各種差役,諸如稅糧完欠、田宅爭辯、詞訟曲直、盜賊生髮、命案審理等。此種雜項差役,稱雜泛差役。

詞語分解

  • 雜徭的解釋 封建社會徭役之一。其剝削範圍及剝削程度隨統治者需要而定,無嚴格規定。《唐六典·戶部·郎中員外郎》:“凡賦役之制有四:一曰租,二曰調,三曰役,四曰雜徭。”《舊唐書·楊炎傳》:“其租庸雜徭悉省,而丁額不廢
  • 雜的字典解釋 雜 (雜) á 多種多樣的,不單純的:雜亂。雜沓。雜感。雜誌。雜貨。雜居。雜務。雜品。錯綜複雜。私心雜念。 混合:夾雜。混雜。雜交。 純 筆畫數:; 部首:木; 筆順編號:
  • 徭的字典解釋 徭 á 古代統治者強制人民承擔的無償勞動:徭役。 筆畫數:; 部首:彳; 筆順編號:

歷史知識推薦:突呂不部

契丹遙輦氏八部之一。遼設節度使。屬西北路招討司。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雜徭歷史

相關歷史

雜徭_雜徭介紹_歷史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