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字典網>>歷史字典>>歷史知識>> 動靜

動靜

中國哲學名詞。指運動與靜止、變與不變的關係。源出《易·艮·彖》:“時止則止、時行則行,動靜不失其時,其道光明。”意為動靜應以時間條件的變化為轉移,才符合事物的規律(“道”)。三國魏王弼將《周易》與《老子》互相比附,提出:“凡有起於虛,動起於靜,故萬物雖並動作,卒復歸於虛靜,是物之極篤也。”(《老子注》十六章)認為本體是永恆靜止的,靜止是絕對的,運動起源於靜止。魏晉玄學各派的動靜觀基本上與此說雷同。唐法藏以“動時正靜,靜時正動”(《華嚴經義海百門》)的命題,宣稱動靜互相包容,兩者之間無確定的界限。北宋張載反對玄學和佛學的動靜觀,認為“凡圜轉之物,動必有機。既謂之機,則動非自外也”(《正蒙·參兩》),猜測到天體運轉的動力為物質本身所固有,非由外力的推動。南宋朱熹認為“蓋五行異質,四時異氣,而皆不能外乎陰陽;陰陽異位,動靜異時,而皆不能離乎太極”(《太極圖說注》),以“太極(理)”為動靜之主。明清之際王夫之猜測到運動的絕對性,靜止的相對性,提出“靜者靜動,非不動也”(《思問錄·內篇》),對古代思想家的動靜觀作了批判性的總結。

動靜字典分解

動靜的解釋 (1) [the sound of sth.astir]∶指動作或說話發出的聲音(2) [movement;activity]∶[打聽或偵察的] 訊息;情況牢城

動的解釋 動 (動) dòng 改變原來位置或脫離靜止狀態,與“靜”相對:變動。波動。浮動。振動(物體通過一個中心位置,不斷作往復運動。亦稱“振盪”)。震動(a.顫動或使

靜的解釋 靜 jìng 停止的,與“動”相對:靜止。靜態。靜物。平靜。風平浪靜。 沒有聲音:安靜。寂靜。僻靜。冷靜。肅靜。靜悄悄。靜穆。靜謐。靜默。靜觀。靜聽。 安詳,閒

也學習下:動心駭目【歷史典故】

駭目:使人看了感到驚駭。形容感受很深,震動很大。宋.陸游《跋蘭亭樂毅論並趙岐王帖》:“王遺墨藏家廟者,今雖僅存,某嘗獲觀,皆奇麗超絕,動心駭目。”宋.周密《東京夢華錄.武林舊事》:“高麗華山之奇松,交廣海嶠之異卉,不可縷數,莫非動心駭目之觀也。”亦作“動心怵目”。宋.陳亮《祭宗成老文》:“雖才俊比肩,可喜可愕,至於動心怵目,無所不有,然其厚德偉度,要不復前人比。” 並列 形容感受深、觸動大。語出《

動靜相關歷史字典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