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課司大使

歷史字典解釋

官名。亦簡稱鹽大使。明清鹽課之主官。掌鹽場、鹽井產鹽、征課事務。明洪武十五年(1382)改司令設,每司各一人,凡一百五十九人,未入流。隸鹽運使司。清初沿置,司各一人,凡一百十四人,為正八品。隸鹽運使司或鹽法道

詞語分解

  • 鹽課的解釋 .舊時以食鹽為對象所征的稅課。《宋史·食貨志下三》:“ 世宗 北伐,父老遮道泣訴,願以鹽課均之兩稅,而弛其禁,許之,今兩稅鹽錢是也。”《元史·食貨志五》:“本司自 至元 十四年創立,當時鹽課未有定額,
  • 大使的解釋 一國政府派往另一國政府的最高一級常駐外交代表,全稱為;特命全權大使;詳細解釋.奉帝王之命行事的臨時使節。後多指特派出巡的大臣。《禮記·月令》:“﹝孟秋之月﹞是月也,毋以封諸侯,立大官,毋以割地行大使

歷史知識推薦:李晟

— 唐洮州臨潭今屬甘肅人,字良器。有才略,善騎射。十八歲投河西節度使王忠嗣軍,於隴、蜀之地屢破吐蕃、党項,立戰功,號稱萬人敵。建中初,統神策軍赴劍南破吐蕃。二年,率軍討河北田悅、朱滔、王武俊等叛鎮。四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鹽課司大使歷史

相關歷史

鹽課司大使_鹽課司大使介紹_歷史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