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需債券

軍需債券怎么寫好看

軍需債券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清光緒三十年(1904)孫中山在檀香山成立“中華革命軍”時發行,用於籌集革命經費。券面分一元、十元兩種,規定革命成功之日還以十倍本息。

詞語分解

  • 軍需的解釋 ∶軍隊所需的給養、被服、裝具、日用品等物資的統稱;泛指軍隊作戰、訓練和生活上所需的物資和器材 ∶軍隊的舊職務名,辦理軍需業務的人員詳細解釋.泛指軍中所需的給養、被服、裝具以及其他一切物資和器材。 明
  • 債券的解釋 政府或公司發行的一種票券,到期可兌換現金,有利息。政府發行的債券稱公債券詳細解釋.持券人按期領取固定利息和取還本金的憑證。 魯迅 《兩地書·致許廣平九五》:“我其實並不以債主自居,也沒有債券。”.公

歷史知識推薦:十三行

亦稱洋行、洋貨行、外洋行。鴉片戰爭前官府特許經營在廣州對外貿易的商行。清初沿明之習,命名十三行。實無定數,最多時達二十六家,最少時僅四家。對官府負有承保和繳納外洋船貨稅餉、規禮,傳達官府政令、代遞外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軍需債券歷史

相關歷史

軍需債券_軍需債券介紹_歷史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