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網>>歷史字典>>歷史知識>> 晉太康三年地記

晉太康三年地記

歷史字典解釋:

書名。又名《晉太康三年地誌》、《地誌》、《地記》、《晉太康地記》。作者不詳。五卷(一說十卷)。書成於西晉太康三年(282)。記載晉初十九州、縣建置沿革、地名取義、山水、物產、風俗,兼及歷史事件、名勝古蹟等。《水經注》、《太平寰宇記》多有引其文。書已佚,今有清畢沅輯本,不分卷。以經訓堂本為善,另有《叢書集成本》通行。

詞語分解

  • 地記的解釋 有關地理的記載。《南史·任昉傳》:“ 昉 撰雜傳二百四十七卷,地記二百五十二卷,文章三百三十卷。” 宋 曾鞏 《南軒記》:“下至兵權曆法,星官藥工,山農野圃,方言地記,佛老所傳,吾悉得於此。”據 清

歷史知識推薦:沈之問

明人。自號無為道人。自祖父起三代均究心於醫治與預防風癩麻風病,至他用力尤勤,每遇知麻風者,即禮迎共研之,得驗方精論則錄之,精心救治麻風病患者。總結臨證治風經驗,編成《解圍元藪》一書,為中國早期麻風病

晉太康三年地記_晉太康三年地記介紹_歷史知識
晉太康三年地記_晉太康三年地記介紹_歷史知識糾錯

猜你喜歡:


晉太康三年地記_晉太康三年地記介紹_歷史知識
{{item.username}}
{{@item.content}}{{if item.fback}}
管理員回覆:{{item.fback}}
{{/if}}
{{/ea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