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字典網>>歷史字典>>歷史知識>> 大沽之戰

大沽之戰

第二次鴉片戰爭中三次重要戰役。(1)清鹹豐八年四月八日(1858.5.20)英法聯軍艦艇二十六艘、官兵二千七百餘人集結白河(即海河)口外,無理要求清軍兩小時內交出炮台,遭拒絕後即開始炮轟南、北炮台,清軍奮起還擊,堅持兩小時余,擊傷敵船三艘,斃傷敵軍近百名,游擊沙春元、都司陳毅等先後殉國。直隸總督譚廷襄及提督張殿元、署天津鎮總兵達年臨陣脫逃,全軍潰散,炮台失陷。英法聯軍溯河而至天津,迫清廷簽訂《天津條約》。(2)鹹豐九年五月(1859.6)英使卜魯斯、法使布爾布隆(Alphonse de Bourboulon,1809—?)、美使華若翰(John Elliott Ward,1814—1902)率艦船二十一艘、官兵約二千人北上進京交換《天津條約》批准書,於二十日抵達白河口外。二十五日英、法公使拒絕清政府指定由北塘登入進京的通知,以炮艇十二艘突入白河。僧格林沁指揮清軍四千四百餘名於大沽南北炮台迎戰,擊沉敵船四艘,重創多艘,斃傷侵略軍四百七十八名。英法軍艦在一艘美艦的支援下狼狽撤走。清直隸提督史榮椿、大沽協副將龍汝元等三十餘名將士殉國。(3)鹹豐十年六月十五日(1860.8.1)英法聯軍一萬八千餘人於北塘登入,迂迴抄襲大沽後路。清軍連戰皆敗。七月五日(8.21)英法聯軍攻陷石縫炮台,直隸提督樂善陣亡,大沽北炮台隨之陷落。守南炮台的僧格林沁見勢難支,率軍撤退。直隸總督恆福在巴夏禮的威脅下,交出南炮台及軍用物資。至七日,大沽一帶各炮台防地全交敵手。是役敵軍死傷四百二十餘人,清軍傷亡約二千人。八日,英法聯軍進占天津。

大沽之戰_大沽之戰介紹_歷史知識

大沽炮台

大沽之戰字典分解

成語大沽之戰的解釋 第二次鴉片戰爭中的三次戰鬥。1858年英法聯軍北上進攻大沽口,攻占炮台後進逼天津,迫使清政府簽訂《天津條約》。次年,英法聯軍蓄意挑釁,轟擊大沽炮台,清軍發炮擊沉、擊傷敵艦多艘。1860年英法聯軍又大舉進犯大沽炮台,直隸提督樂善率部奮戰犧牲,

多學一學:大火【歷史知識】

①*十二次名稱之一。配十二辰為卯,包括氐、房、心三宿。②心宿別名。《爾雅·釋天》:“大火謂之大辰。”郭璞註:“大火,心也。在中最明,故時候主焉。”

大沽之戰相關歷史字典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