浿丘

歷史字典解釋

地名。一作貝丘或沛丘。春秋戰國齊地。在今山東博興縣南。《左傳》莊公八年(前686):“齊游於姑棼,遂田於貝丘”(《史記·齊太公世家》“貝丘”作“沛丘”);《史記·楚世家》:頃襄王十八年(前281),楚人有好以弱弓微繳加歸雁之上者,對頃襄王曰:“夕發浿丘,夜加即墨”,皆即此。

詞語分解

  • 浿的字典解釋 浿 è 〔浿水〕今朝鮮青川江和大同江的古稱。 筆畫數:; 部首:氵; 筆順編號:
  • 丘的字典解釋 丘 ū 小土山:土丘。沙丘。丘陵。丘壑。 像小土山凸起的:丘疹。 墳墓:丘墓(大墓)。丘壟。 量詞,指用田塍隔開的水田:一丘十畝大的小田。 眾人聚居的地方:丘民(鄉民,邑民)。 用磚石封閉有屍體的棺材

歷史知識推薦:周章

?— 東漢南陽隨今湖北隨州人,字次叔。和帝時為郡功曹。曾諫阻太守阿附外戚竇憲,以此受器重,得舉孝廉。歷任五官中郎將、光祿勛、太常。安帝永初元年為司空。因中常侍鄭眾、蔡倫等干預朝政,數進直言。後圖謀誅車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浿丘歷史

相關歷史

浿丘_浿丘介紹_歷史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