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字典網>>歷史字典>>歷史地名>> 博興縣

博興縣

五代唐改博昌縣置,治所即今山東博興縣。宋屬青州。金屬益都府。元初升為博興州。明洪武二年 (1369) 復改博興縣,屬青州府。民國初屬山東濟南道。1925年改屬淄青道。1928年直屬山東省


在山東省北部、黃河下游南岸。屬濱州市。面積902.4平方千米。人口47.3萬,有回、苗、彝、壯、滿、土、朝鮮、布依等少數民族。轄9鎮、1鄉。縣人民政府駐博興鎮。西漢置博昌縣,治今縣東南。《太平寰宇記》:“昌水其勢平博,故曰博昌。”唐移今治。五代唐避其祖李國昌名諱,改名博興縣。元初升博興州。明洪武二年(1369年)復為博興縣。清屬青州府。1912年廢府,屬岱北道。1915年屬濟北道,1925年屬淄青道,1928年直屬省。1949年屬清河專區,1950年屬惠民專區,1967年改惠民地區,1992年屬濱州地區。2000年濱州地區撤銷,改屬濱州市。地處黃泛平原。小清河由西向東貫穿縣境中部偏南地帶。小清河以北屬黃泛平原,以南屬泰沂山區山前沖積平原。境內河流主要分黃河、小清河、支脈河三河系,還有北支新河、三號支溝、勝利河、打漁張河、工農河、興福河、分洪河,多屬季節河。西南與恆台縣交界處有麻大湖,面積30平方千米。屬南溫帶半濕潤氣候。礦產資源主要有石油。主產小麥、玉米、大豆、稻、穀子、甘薯、高粱等,經濟作物有棉花、花生、油菜籽、芝麻、黃煙、藥材、西瓜等。林木以楊、柳、榆桐、刺槐為主,果樹以蘋果、葡萄、山楂、梨、桃、棗為主。有加工葦席、條編、柳編、草編、繩經、鐵木加工等傳統手工業。工業有機械、化肥、釀酒、紡織、印刷、建材、五金、地毯、家具、食品、糧棉加工和工藝美術等。張東、博小鐵路縱貫縣境,境內有張義、博臨、濰博、廣青、郝純、博閻、博蔡、博喬、博灣、曹利、閻純、蔡喬公路。古蹟有新石器時代曹家遺址、新石器時代村高遺址、商代蒲姑城遺址、東周博昌城遺址、漢代利城遺址、北魏龍華寺遺址;有漢朝廣武君李左車墓、漢董永墓、春秋襄公冢等古墓和南北朝丈八佛石造像、明代王海石橋等古蹟;有博興縣烈士陵園等多處革命紀念地。

博興縣字典分解

縣國語字典 縣 (縣) xiàn 中國省級以下的一種行政區劃。 縣 (縣) xuán 古同“懸”。 筆畫數:7; 部首:厶; 筆順編號:2511154

順便了解:博羅普化【歷史人物】

元康里人。斡羅思子。初直宿衛,為速古兒赤,遷翰林侍講學士。英宗時為速古兒赤五十人長,兼領皇后宮寶兒赤,襲授河南府同知卒。

博興縣相關歷史字典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