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試

量試怎么寫好看

量試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宋代官員考選方式之一。二十五歲以上宗室子弟,出官前需赴禮部貢院考試,稱量試。例試一場,考經義二道,詩、賦各一首,或考論一道。合格者,授保義郎和承節郎;不合格者,四十歲以上,授承信郎;四十歲以下,許省試時再試。若在外地量試,合格者授承信郎。

詞語分解

  • 量試的解釋 .猶試驗。《後漢書·獻帝紀》:“帝使侍御史 侯汶 出 太倉 米豆,為飢人作糜粥,經日而死者無降。帝疑賦卹有虛,乃親於御坐前量試作糜,乃知非實,使侍中 劉艾 出讓有司。”.測試性的考試。 宋 代於科舉之
  • 量的字典解釋 量 á 確定、計測東西的多少、長短、高低、深淺、遠近等的器具:量具。量杯。量筒。量角器。 用計測器具或其他作為標準的東西確定、計測:計量。測量。量度。量體溫。 估計,揣測:估量。思量。打量。 質 量
  • 試的字典解釋 試 (試) ì 按照預定的想法非正式地做:試車。試圖。試航。試問。嘗試。試金石。 考,測驗:試場。試卷。試題。筆試。考試。口試。 筆畫數:; 部首:訁; 筆順編號:

歷史知識推薦:假吏

漢代權宜委以差事的吏員。《漢書·蘇建傳》:“武與副中郎將張勝及假吏常惠等募士斥侯百餘人俱。”顏師古註:“假吏猶言兼吏也。時權為使之吏,若今之差人充使典矣。”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量試歷史

相關歷史

量試_量試介紹_歷史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