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字典網>>歷史字典>>歷史知識>> 響堂山石窟

響堂山石窟

著名石窟。在今河北邯鄲市峰峰礦區。因洞內拂袖即能發生鑼鼓之聲而得名。分南北兩窟。南響堂在西紙坊鼓山南麓;北響堂在和村西鼓山之腰。兩地相距約15公里。始鑿於北齊文宣帝高洋時期。隋、唐、宋、元、明歷代均有增修。南北響堂共有石窟十六座,大小造像三千四百餘尊。石像造型優美,栩栩如生。建國前破壞嚴重,佛像大都失去頭部。

順便了解:響屧廊【歷史典故】

唐.皮日休《館娃宮懷古五絕》:“響屧廊中金玉步,采蘭山上綺羅身。”屧,音xiè。響屧廊,春秋時吳王宮中的廊名,遺址在今江蘇省蘇州市西靈岩山,亦稱屧廊,相傳以梓板鋪地,讓西施穿屧走過時發出響聲,故名。宋.范成大《吳郡志》:“響屧廊在靈岩山寺。相傳吳王令西施輩步屧,廊虛而響,故名。今寺中以圓照塔前小斜廊為之,白樂天(居易)亦名‘鳴屧廊’。”清.吳梅村《圓圓曲》:“香徑塵生烏自啼,屧廊人去苔空綠。”

響堂山石窟相關歷史字典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