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檢

搜檢怎么寫好看

搜檢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①防止科場舞弊的措施之一。即檢查考生隨身攜帶物品,以防夾帶書籍及事先做好的文章進入考場。唐以前不禁挾書,五代後唐長興年間始定,搜出文書者不予錄取。宋以後歷代因之,檢查越來越嚴。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行沐浴更衣之法,既可防濫,又不虧理。泰和元年(1201)定搜檢之法,每四舉人差一人,復以官一 * 壓。御試策進士則差拏手親軍。明嘉靖前只行於鄉試,嘉靖末始行於會試,增御史二人掌管。違犯者,先於禮部前帶枷一月,再送法定罪。清代立法最嚴,對於衣服、鞋襪、硯台、筆管、蠟台都有具體規定。甚至糕餅餑餑,都要切開。入場時分兩道檢查。設搜檢王大臣督辦,另派門千總四人為搜檢官,督搜役以兩人搜檢一人。嘉、道以後,搜檢漸從寬弛;同、光間已成循行故事,只由吏役高呼一聲“搜過”則放行;其後則士子隨意挾書。②官名。搜檢官之簡稱。

詞語分解

  • 搜檢的解釋 搜尋檢查詳細解釋.搜查。 晉 王嘉 《拾遺記·魏》:“搜檢宮內及諸池井,不見有物。”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任誕》:“ 蘇峻 亂,諸 庾 逃散。 庾冰 時為 吳郡 ,單身奔亡…… 峻
  • 搜的字典解釋 搜 ō 尋求,尋找:蒐集。搜尋。搜求。搜討。搜羅。搜刮。搜尋枯腸。 檢查:搜查。搜身。搜腰。搜捕。搜尋。 筆畫數:; 部首:扌; 筆順編號:
  • 檢的字典解釋 檢 (檢) ǎ 查:檢查。檢測。檢討。檢舉。檢校(刼 )。檢修。檢索。檢察。 注意約束(言行):檢點(a.注意約束言行,如“參加宴會時連吃帶拿,太不檢檢了”;b.查看是否符合,如“把行李檢檢一遍”)。

歷史知識推薦:外兵曹

官署名。魏、晉、南北朝尚書省諸郎曹之一。設郎郎中為長官,掌京畿以外各地軍隊政令軍務,屬五兵尚書北魏及北齊初年屬七兵尚書。西晉武帝太康中分為左、右兩曹,東晉南朝仍並為一曹。北魏與左、右外兵曹並置,北齊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搜檢歷史

相關歷史

搜檢_搜檢介紹_歷史知識